44.落实以教学为中心,有资源配置、质量监控、工作评价和教学事故处理等制度保障,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上课达到90%以上。

学校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落实“三个不合格,八个首先”,深入思考学校办学定位,紧紧围绕教育部2019年的10件大事,从严整顿教学秩序,推进高水平艺术人才培养计划。

学校召开专题会议传达贯彻“上海市教育大会”精神。学校党委会议安排人才培养专题,审议地方高水平方案,振兴本科教育。学校增设专题会议,审议一流本科双万计划方案,招生工作方案,中本贯通方案等内容。学校相继出台《上海戏剧学院本科教师奖励办法》《上海戏剧学院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项目建设管理办法》激励本科教学,保障本科教学质量。

学校重点夯实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作为一所专业艺术院校,实践教学环节平均学分占比高达56%。课程演出、展览和展映既是教学内容的展示,也是对教学质量的检验。学校围绕实践教学全过程,形成“教学督导组、演出专家组”和“教务处、演艺中心——相关院系——制作人”的“三级两组”教学实践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具有监控环节全面、监控节点有效、评价形式公开、评价主体多元、注重结果反馈的特点。




        学校定期举办教学月会。听课制度化、常态化、多样化。 20182019学年,学校将质量意识内化为关注人才培养生命线。教学督导及时开展各级各类的听课活动,听课后教务处形成教师听课情况分析报告,反馈给院系。此外,督导还结合日常学校工作参与学校招聘教师、教师教学能力测评等活动。

        教务处针对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建立健全相关教学管理制度,认真抓好教学全过程的管理,严格把好质量关,形成一套对教学工作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各环节、多层次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切实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坚持“积极引进、大力培养;优化结构、培育团队;成就名师、全面提升”的方针,打造一支领军人才为主体的专家队伍和骨干青年教师队伍。学校生师比常年保持在较低的水平,2019年生师比为8.02:1,较上年度增加0.5。本学年,学校采取多种措施提高教授授课比例,2018-2019学年,正高级教授为本科生上课比例达到91.42%     


45.学校语言文字管理和使用规范,师生普通话水平测试成绩达标。

学校制定了《上海戏剧学院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工作条例》、《上海戏剧学院语言文字工作管理办法》、《上海戏剧学院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实施意见》、《上海戏剧学院各院系、部(处)语言文字工作职责》等相关规定,以确保语言文字的使用规范。校语委根据市语委要求和实际工作需要进行相关制度的修订,逐步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在严格执行相关规章制度的同时,我校将语言文字工作的规范化要求列入教师录用、职称评定、教学评估体系之中,把语言文字工作列入到学生奖学金评定、优秀学干团干评选和学生综合测评的指标中,把学生普通话水平测试成绩纳入第二课堂学分。

学校每学年统一安排学生参加上海市普通话水平测试,2020年度因疫情影响,测试时间经上海市语言文字水平测试中心统筹安排延期至2021年度。

 

46.推进高水平高校、学科和专业建设(含“双一流”高校建设、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高原”“高峰”学科建设等)。完善产学研合作和协同创新机制,服务国家战略和上海城市发展。

2019年是上海戏剧学院正式被列入高水平地方高校(学科)建设项目的第一年。在市教委的统一指导和部署下,学校在实际工作的推进中不断完善建设方案,以一流学科建设、高水平师资、人才培养及平台保障为抓手,逐步夯实学科建设基础,提升学科建设效益;同时,以高水平国际交流合作为平台,切实提升学科的社会贡献度及国际影响力。高水平地方高校(学科)建设推进一年来,学校在原“高峰”学科建设的基础上,合理定位自身的办学特色,注重差别化发展,努力形成作为一所艺术类高等院校支撑地方及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一流学科体系。



学校坚持科研与创作并重,加强相互之间的联动支撑。经过原“高峰”学科建设的努力及培育,2016-2018年学校共获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40项。其中国家重大课题连续立项,各类基金的科研课题数量大幅增长,在同类艺术院校中稳居第一,达到历史最高记录,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2019年高水平地方高校(学科)建设在此基础上稳步推进,新立项科研项目共计27项,其中包括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重大项目2项。获国家艺术基金项目9个,已超过了过去三年的立项总数。

2020年是上海戏剧学院开展高水平地方高校(学科)建设项目的第二年。年初新冠疫情的爆发给学科建设的有序推进带来了巨大挑战,逼迫学校在积极应对疫情防控的过程中,深入思考如何将高等教育的发展融入世界的深刻变化,如何让自身的学科建设顺应全球科技的迅猛发展。在充分认识校园疫情防控的特殊性和重要性的基础上,学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转危为机,提高政治站位,发挥学科及专业综合优势,强化责任担当,深化学科内涵。

早在20199月,教育部等十一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在线教育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就已经提到,发展在线教育,有利于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有利于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学校积极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积极推进线上教学,坚持人才培养不松懈。

同时,完成“高水平”2020年申报评审工作。就可能受疫情影响的项目做出预判,调整实施策略,修改实施路径。在具体项目的落实中,专门增加应对疫情的调整与说明项,保证资金使用能够落到学科建设的实处,力求将疫情的影响降到最低,确保学科建设可以在疫情期间在最大程度上实现既定目标。


学校坚持服务上海,走向国际的战略目标。截至今年,学校已与全球近30多个国家和地区、60余所知名高校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这其中,既有深度的学术交流,亦涵盖广泛的教学合作。既有先进教学理念及方式方法的引入,也有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大型原创话剧《军歌》


2019年,学校主办了主题为“戏剧、表演与城市化”的“2019世界戏剧研究联盟大会”。本届大会是世界戏剧研究联盟自成立以来第一次在中国举办的世界性戏剧研究盛会,该大会被誉为戏剧研究领域的“奥林匹克”。五天内,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64名参会者就跨文化戏剧,传统、都市化和戏剧沟通等70多个主题进行了近200场的分组讨论,实现了不同的文化背景、现实状况、理论流派、历史传承间碰撞与融合,对促进世界戏剧研究的进展、加强学术交流、引领世界戏剧潮流、增强中国人文学术话语和提升中国戏剧研究者在全球戏剧研究学术领域的影响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世界戏剧研究者联盟大会


同时,继续巩固“国际小剧场戏剧展演”“艺术管理国际大师班”“国际导演大师班”“新媒体演艺创新国际专家工作坊”“冬季学院”“暑期学校”等一批与国际知名院校联合推进的品牌项目。将文化传承与创新深置其中,开拓文化视野,增强文化创新。不断提升学校在全球文化艺术领域的话语权和主导权。


暑期学校


冬季学院



【支撑材料】

上海戏剧学院高水平地方高校(学科)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试行).doc

上海戏剧学院高水平表演艺术人才专项引进计划实施办法.doc

上海戏剧学院科研横向项目管理办法.doc

《上海戏剧学院科研经费管理办法》.doc

上海戏剧学院语言文字工作条例.docx

上海戏剧学院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工作条例.docx

上海戏剧学院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实施意见.docx

上海戏剧学院语言文字应用管理规定.docx

上海戏剧学院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工作条例.docx

2015级毕业大戏《哈姆雷特》成功演出

2016级表演系、舞美系实习剧目《副作用》演出成功

2019冬季学院

IFTR2019Conferenceconcludessuccessfully

2019年上海戏剧学院戏剧影视编导研究生暑期学校顺利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