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今日头版头条报道:上海青年京昆剧团以“文教结合”方式培养人才成果喜人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07-07-16浏览次数:18

 

上海青年京昆剧团以“文教结合”方式培养人才成果喜人

京昆新苗一年排演五十余剧目  


    新人唱大戏带起各行当
  

    让新苗们挑梁演大戏,是上海青年京昆剧团的一大特色。去年11月,杨扬带着由她主演的全本《乌龙院》赴香港参加“国粹香江校园行”的演出,获得香港观众的广泛好评。在《勘玉钏》里,杨扬前饰俞素秋,后饰韩玉姐,一人挑起两角。这位年仅20岁的京剧演员,自剧团成立后一人竟排演了《乌龙院》、《勘玉钏》、《金玉奴》3出大戏和一批折子戏。
  青年京昆剧团的团长徐幸捷说,如果论资排辈,像杨扬这样年龄小、艺术资历浅的青年演员,在其他剧团很难获得如此多的排戏机会。显然,多排大戏、多演大戏,不仅有利于培养象杨扬这样的饰演主角的演员,而且还带动了各个行当演员的成熟。
  在昆曲《牡丹亭》里,演员平均年龄只有20岁,然而扮演柳梦梅、杜丽娘的翁佳慧和李沁等,均以其不俗的气质和表演,让梨园名家们很是赞叹。而该剧最年轻的“杜丽娘”扮演者蒋诗佳还只是一名13岁的学生。
  建团伊始,青年京昆剧团就制定计划,要在3年里,每位尖子学生学习掌握一到两台大戏、6到10出折子戏;全体演员继承优秀剧目150出,并共同完成一台新创剧目,从而为上海的京昆事业输送一批高质量艺术人才。徐幸捷说:“现在看来,完成这个计划已没有问题。”
  

    创新机制鼓励竞争成才
  

    传统艺术的不景气,进剧团后常被湮没的现实,让很多京昆专业的学生无心学戏。青年京昆剧团成立之初,引入了“动态平衡”的竞争机制,将翁佳慧、杨亚男、杨扬、田慧和董洪松等5人设为第一梯队,将高红梅等人设为第二梯队,促使这些尖子学生互相竞争,努力学艺。除了团里的尖子学生互追互赶,他们各自还将全国的当红名角设为赶超对。如唱刀马旦的以史依弘为赶超对象,唱武生的以奚中路为赶超对象。
  

    延名师多演出“滚”出名角
  

    在上海青年京昆剧团里,一个学生有多位名师极为正常。剧团副团长、川剧名家田蔓莎说:“剧团里,经常是几位老师围着一名尖子学生转,老师们分工教唱腔、教表演、教武功,全方面提高学生的艺术水准。这些孩子太幸福了。”
  在青年京昆剧团里,很多老师不仅没有门户之见,还亲自带着学生去向其他老师问艺。青衣演员田慧是沈绮琅老师的学生,但沈老师却把田慧带到李玉芙、李炳淑、梅葆玖等京剧名家那里,请他们给田慧传授各自的拿手剧目。不仅如此,剧团强调“京昆交融”的特色,让京剧演员学习昆曲,提高演员在表演上的细腻程度;让昆曲演员学京剧,使演员的发声更为科学通畅。
  演员要进步,必须多踏台毯、多演出。京剧名家刘长瑜说,她进戏校3个月就开始实习演出了:“百学不如一练,百练不如一演啊。”在这一年里,青年京昆剧团进剧场、下社区、进高校,演出了近50场,然而,学生们还是感觉演出太少了,剧团下半年计划赴全国巡演。
 

    7月15日晚上,昆剧《牡丹亭》(新人版)在逸夫舞台上演。新人们亮丽的扮相和扎实的基本功,让在场的专家和观众惊喜不已。这台演出是目前正在进行的上海青年京昆剧团成立1周年汇报展演的一部分。该团平均年龄只有22岁的京昆新苗,在短短一年时间里已经排演出包括《杨门女将》、《白蛇传》等6部大戏在内的50多出传统剧目。一些京昆专家认为,这个结果是按照传统的京昆人才培养思路所难以想象的,对进一步贯彻市第九次党代会关于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努力建设文化大都市的精神,调动文化和教育两种资源加快推进“文教结合”方式培育尖子艺术人才不无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