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戏剧》杂志为扩大自己在戏剧领域的辐射面,增强专业凝聚力,日前,从七月号开始进行悄悄地改版。
《上海戏剧》是一份曾经辉煌的戏剧专业期刊,大概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逐渐走向疲软,而如何再创辉煌成了它近期迫在眉睫的任务。
这次《上海戏剧》为上海淮剧团50周年出了专辑。这一期的封面照片没有采用豆蔻年华、明眸皓齿的淮剧花旦,而是用了年届耄耋的淮剧元老筱文艳和正处黄金年华的文武小生梁伟平的合影。他们之间已经隔了一代人,但仍旧可以感觉到亲密无间的传承关系。
上海淮剧团50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摘登颇为精辟。荣广润教授说“民间戏曲与方言、地域文化都有密切的关系,淮剧与上海和上海附近苏北地区的老百姓最贴近。”这是实话实说。当然,都市新淮剧的提法也有一定的道理,但如果过分强调淮剧的都市化,方言与民间音乐、民间舞蹈就会被淡化而失去剧种的特点。刘文国对淮剧团的实干苦干、勤俭持家给予充分的肯定。
《上海戏剧》七月号没有因为重视上海淮剧团50周年而忽略了京剧、昆剧、话剧、儿童剧等剧种,还对西方的音乐剧作了介绍、探讨。
该期作者中有复旦大学、交通大学、上海戏剧学院、上海艺术研究所的教授、专家,也有各戏剧单位的编、导、演人员,可读性强。但老年、中年的作者偏多,青年作者偏少,看来培养编、导、演人员的同时,理论队伍建设也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