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上海的各大艺术院校都在热火朝天地开始一年一度的招生工作。而上海戏剧学院的表演系和主持人专业更因其“明星摇篮”的地位备受关注。
昨天,是上戏招生报名第一天,华山路上一向幽静的校园内,比往日喧闹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考生和家长纷纷赶来,中午,报名点“新空间”门口更是排起了长龙。不过,据上戏教务处的粗略统计,截至记者发稿时,两个专业的报名总人数在八九百人,和往年接近。明天可能出现一个高峰。
虽然报名现场波澜不惊,但是上戏教务处处长陈其毅透露,今年表演系的招生策略有所变化,不仅招生人数扩大到50人,而且原来的音乐剧班此次不再单独招生,改为在教学两年后根据学生情况再分组,为部分学生在影视话剧表演基础上增加音乐舞蹈课程。这一调整,多少预示着前年才刚刚开设、迄今只招收了一届学生的上戏音乐剧班陷入“进退维谷”的尴尬境地。而个中原因,很大程度和目前中国音乐剧市场不成熟,学生就业前景不明朗有关;另一方面,音乐剧表演对演员的综合素质要求极高,如何寻找合适的方式培养人才,这个难题始终还在摸索之中。
上戏音乐剧班是在近两年国外经典音乐剧纷至沓来,其演出市场一片红火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尽管之前,中央戏剧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北京舞蹈学院都已相继开设此类专业,且就业状况并不乐观,但出于对音乐剧蔚为可观的前景期待,上戏还是谨慎地进行了尝试。按照设想,音乐剧班的学生在外形和表演方面都不比另一个表演班差,但是更强调声乐和形体训练。
一手筹建音乐剧专业的上戏表演系主任徐卫宏介绍说,目前,音乐剧班的学生课程内容非常多,除了所有表演基础课,还要增加很多音乐舞蹈类的课程:“如果不能演音乐剧,他们同样能演话剧、影视。”
但事实是,由于目前的师资限制,音乐剧班的声乐、形体老师多是外聘,相对而言,学生的水平没有音乐学院和舞蹈学院的学生专业;而由于当年招生时设置了很多门槛,加之近两年来把很多精力分散到其他课程,这些学生的表演基础也不如另一个班。而这些,也是目前各大艺术高校音乐剧专业面临的共同问题。
“现在的招生方法就是希望不要把学生一进来就框死,”陈其毅说,“虽然这样一来,教学成本会增加,但我们还是希望能让学生有更多的发展空间。”
(原载于05年3月11日《东方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