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学艺热”,为何热?

2007-03-21 来源:东方网 作者:张生泉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07-03-21浏览次数:21

    在“考研热”降温的同时,“学艺热”仍在升温。从昨天上戏附中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传出一个信息:上海戏剧学院附属高级中学成绩斐然。
   
    三年前,由上海戏剧学院和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政府共同创办的。上戏附中依托静安区教育局的教育资源、文化氛围和高级中学的管理模式,由上海戏剧学院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所有的艺术专业课的教学及艺术课程管理,教学严谨、课程规范,与高等艺术院校招考配套、接轨,旨在培养既有扎实的高中文化知识,又有一定戏剧影视表演(含播音与主持艺术)、戏剧影视文学、戏剧影视美术技能的学生。上戏的艺术大门是向附中学生敞开的。余秋雨的学术讲座、斯琴高娃谈艺术人生,上戏附中都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听得津津有味。法国表演艺术家在上海戏剧学院开表演工作坊,上戏附中请她给艺术班学生上了一堂关于小丑表演的课,学生们反映大开眼界。经过三年的悉心培育,小荷尖尖,崭露头角。“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表演、文学、美术三个专业,各有一批尖子人才破土而出。
   
    功夫不负有心人。上戏附中创办三年来,大批优秀艺术人才脱颖而出,硕果累累。日前,据上海市普通高校艺术类统考成绩公布,上戏附中99%的考生拿到了合格证书。表演类全市500多名考生中,上戏附中有2名学生进入了前5名,有5名学生进入前20名。艺术编导类700多名考生中,上戏附中有4位同学进入前40名。美术类7000多名考生中,上戏附中有4位同学名列前300名。尤其难能可贵的是,首届毕业生90余人,已成为引人瞩目的新星。已有4位学生王林、朱梦、赵怡君、袁俊豪,通过参加上海戏剧学院艺术尖子学生常年考,分别获得戏文系、舞美系文考通知。王林还通过了北京电影学院导演专业考,并已拿到文考通知。秦峰通过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专业考试,获文考通知。王欢获参加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剧考试,获专业考试成绩第一名。艺术班还有相当一批同学,分别进入了上海戏剧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等表演、文学、导演、播音与主持的复试和三试,正做最后冲刺。上戏附中初步实现为全国高等艺术院校输送人才、为全国综合类大学输送具有艺术特长生的目标。
   
    考艺和学艺是一对矛盾,“考艺热”和“学艺热”更是目前社会的热点问题。在每年大批考生蜂拥而至、奔向为数不多的几所著名艺术院校时;在每年大批考生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却大多数人无功而返时;在每年需要冷静思考“考艺”和“学艺”的辩证关系、特别是需要正确处理“考艺热”和“学艺热”辩证关系时,上戏附中以她卓越的成绩给我们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首先,是学校的办学体制和机制保证了学生不满足于把艺术技巧作为自己的首选目标。静安区的高中文化教育资源,特别是包括市西中学等知名高中对该校文化课的参与,保证了学生三年的学习有扎实的文化基础。这些基础,让学生不满足于考上戏、也不满足于考包括上戏在内的国内优秀艺术院校,而是让学生除了艺术之外,还有选择。温总理在探望钱学森时关心的目前为什么学校培养不出大师的问题,钱学森所关注的学校教育改革问题,等等,通过上戏附中的办学实践应该说可以看出希望。
   
    正是文化的滋养,让学生受益多多。许多学生在市级以上的社团文化节中摘取桂冠。朱李�在赴悉尼国际少儿艺术节参加《茉莉花》器乐合奏,获得了优秀节目奖。文学班学生许以的作文《蔓妙的事实》入选《2006年上海市最佳作文选》。文学班学生司徒纯纯在上海高中生英语歌曲大赛荣膺一等奖,去年1月被选送到伦敦参加英国语言学校组织的英语培训。这是她获一等奖后主办方给予的学习奖励。去年9月2日,2006年济南市第三届荷花仙子选拔赛结束。上戏“姊妹花”包揽冠亚军。“白荷仙子”张乐、“红荷仙子”张梦瑶都是泉城女孩,张乐在上海戏剧学院读大三,张梦瑶是上戏附中高二学生。张梦瑶的自编舞蹈《明湖秋月》吸引了观众的眼球,她投入的神情、优美的舞姿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举手投足间透着一份秀美,一份伶俐,引得台下掌声此起彼伏。去年8月底,瑞典“哥德堡号”访问上海,上戏附中学生张心枝代表上海市民的将一把意喻能打开上海之门的“金钥匙”转交给哥德堡市市长。
   
    其次,是学校的办学生源让作为高等艺术院校的上戏,获得了更多的选择优秀人才的机会,实现了上戏除了戏曲、舞蹈等传统项目之外又增加一条“大中专教育一体化”的目标。高等艺术院校的生源问题一直是困惑这些学校的一个问题。一些艺校来的生源,专业条件可以,但是文化素养不够;一些高中生来考的,文化修养可以,但是专业条件差了一些,如果想“两全其美”,真是难上加难。现在,有了上戏附中的模式,可以说基本上解决了这些“后顾之忧”。三年的艺术技能课全部由上戏个专业第一线的骨干老师授课,其中有教授、副教授,有经验丰富的艺术家,有理论造诣深的学问家,使学生未进大学学习,已经对大学学习的科目“了如指掌”,对学生、特别对有悟性的学生,真是“海阔任鱼跃、天空凭鸟飞”。
   
    再次,静安区作为上海的中心城区,要实现“双高区”(高品位的商务区、高质量的生活区),要让静安的市民享受包括教育资源在内的各种服务,上戏附中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实际上,作为静安区的单位,上戏近年来一直坚持让自己的资源为社区居民服务,从文化志愿者行动到“两新组织”的党建共建工作,双方彼此协助、一起发展。在社会广泛关注的华山路“戏剧大道”的打造中,上戏和区政府更是精诚合作,力争把这条“东方百老汇”搞好,为上海文化建设增加新地标。从终生教育体系构建到学历教育新模式的产生,艺术教育的氛围、艺术修养的辐射,肯定会通过我们的努力起到更大的作用。让艺术不仅仅成为谋生的手段,而要成为一种修养、一种追求、一种境界,就是我们的终极目标。看着公园里成千上百的市民齐声放歌“学艺”的宏伟场面,你能不为我们和谐社会的美好前程激动吗?
   
    上戏附中学生司徒纯纯在她所写的一篇题为《有梦就可以飞翔》的文章中写道:“我是一个文学班的学生,如果将我比作一条鱼,那么附中的校园就是我的海洋。我深深地爱着这片海洋。在这里,每个孩子都有了能够飞翔的翅膀。让我们就这样带着梦想在上戏附中的天空里燃放出耀眼的光芒吧!”现在,他们已插上了飞翔的翅膀,飞向社会的大舞台,他们在为学校历史写下了崭新一页的同时,也为我们的文艺事业、教育事业发展添上了浓浓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