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8月25日)上午九点,上海人民广播电台《990广播》用长达半小时的篇幅介绍了上海戏曲学校沪剧班办学有方、旗开得胜的事迹。
沪剧是上海地方方言的精髓所在,也是上海城市文化的名片之一。为了保护这个非物质遗产,上海戏校与上海沪剧院合作,在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的支持下,于2006年招生了沪剧班。由于区域经济和家庭背景的影响,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中,家长对孩子学戏曲、特别是学沪剧这样比较小剧种的艺术还是不太理解和放手。所以,在目前戏校06级学生中,外地生源占据了绝大部分比重,这给老师的教学和导演的排练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因为,现在连本地的孩子都说不好正统的上海话,不要说这些外地的孩子。但是,纵有再大的困难我们也要完成任务,培养好沪剧新生代”――戏校教务科的王老师很有信心地对记者表示。
在老师们的精心教学和热情指导下,学生们个个很努力,进步也很快。他们从“一二一、三二一”等基本沪语着手、入门,课上练、课下学;个别练、集体学,开始了艰辛的艺术实践。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7月14日,经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提议,戏校沪剧班向社会观众进行了首演,得到了意外的收获和惊喜,“上海戏校沪剧班办学有方、旗开得胜”――这是大家的共识,也是媒体和社会各界、特别是一些沪剧票友的共同感受。他们认为:只要这样坚持下去,沪剧的每天还是很有希望的!(原载上海人民广播电台《990广播》2009年8月25日上午9:00;文、编辑: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