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全国 “两会”胜利召开,国际、国内给予高度关注。“两会”年年开,亮点处处在。那么,今年“两会”的亮点何在?
亮点之一是党的关于“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主张将第一次通过“两会”变成国家的主张。胡锦涛同志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在这里,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思想认识上当作“是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在实践中“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就我们国家的国体和政体看,就是通过“两会”。
亮点之二是全国人大常委会为“和谐社会建设”在法律上、在议事程序上,做了大量的准备;全国政协常委会为集中老百姓的意见和建议、为更好解决“民生”问题收集了许多基层群众和专家提供的信息。所有这些都为“两会”认真履行自己职责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亮点之三是“两会”的宣传、特别在境外记者采访代表、委员方面提供了更加开放的服务。一是公开了各代表团的宾馆驻地;二是可以自由采访代表、委员;三是重要文件提供外文文本。而为了方便记者采访,新闻中心还在其网页上公布了各个代表团的驻地信息,这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50多年来尚属首次。
在迈向更加宏伟的目标过程中,我们取得了伟大成就,也面临严峻挑战,但是我们心底无私、我们光明磊落、我们也迫切需要通过各种力量、各种渠道、各种机会向世界展现我们政府的作为、表现我们工作的理念、体现我们国家的风貌!“两会”的这些亮点,虽然只是一个方面,但一滴水也能见到太阳的光芒,从中我们能够闻到中国政府不断前进的气息、看到中国共产党人不断超越的自信、找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