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祝贺《乐・影》多媒体与古筝音乐演奏会,获得2007上海国际科学与艺术展科学与艺术创新奖。昨晚,我校该项目导演刘志新副教授代表学校出席了在东方艺术中心举行的隆重的颁奖仪式并接受了颁奖。据悉,此奖项为本次展会所评选奖项中分量最重的奖项之一,评选采用观众投票评选和评委会专家评选相结合的方式,旨在鼓励具有良好的艺术感染力和较深的科学内涵,或者具有新颖的表现形式的作品。
《乐•影》――多媒体与古筝音乐演奏会创作情况介绍
主办: 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
制作: 上海戏剧学院 上海市多媒体演艺虚拟空间合成实验室
主创人员名单
顾 问:贺寿昌
总 策 划:葛 朗 陈积芳
出 品 人:韩 生
艺术总监:韩 生
演出统筹:王履伟
音乐总监:伍 洋
导演与影像创意:刘志新
空间与影像设计:郭金鑫
灯光设计: 沈 倩
虚拟互动设计: 徐承志
影像编辑与剪接:熊志强
古筝主奏:伍洋
伍洋:
中国杰出青年古筝演奏家,上海戏剧学院古筝专业教师。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硕士。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会员。2006年获得由中国教育协会颁发的“优秀教师启明星奖”,2005年获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
双排键演奏:高瑜(上海戏剧学院教师)
打击乐演奏:李佳(上海戏剧学院教师)
大提琴演奏:陈娟娟(上海戏剧学院教师)
古筝演奏:王曦嘉(上海戏剧学院学生)
古筝演奏:姜玲娴(上海戏剧学院学生)
上海戏剧学院多媒体演艺虚拟空间合成重点实验室是应对当今全国文艺演出、特别是大型演出活动的需求和数量不断上升,改变传统创作效率低下、资金投入无保障、创作人员知识结构单一性、创作过程无保存性等前提条件下,于2004年12月31日,经过上海市科委的批准,虚拟实验室项目正式立项并挂牌。并就虚拟排演系统开始原型设计与开发,展开关研究工作。这是对技术和艺术资源的整合的重点实验室。2005年7月27日,实验室成功在北京召开国家863专家技术咨询会,介绍了实验室的技术方案,并获得了专家组肯定和认可。
2005年该项目立案成为了上海市教委高校高水平特色项目。2006年6月,实验室顺利完成一期建设。2006年7月,实验室启动二期建设。全面深入研发VIRP软硬件系统的同时注重应用于社会,2006年1月,成功应用于上海洋山深水港演示项目; 2006年4月,成功应用于上海合作组织5周年庆典晚会《和谐礼赞》演出方案设计。2006年底,实验室研发成果获得2006年国家文化部《第二届文化部创新奖》。这充分证明了现代化的创作方式有利于文化艺术的资源共享,也有利于文化遗产和资源的保护。
上海戏剧学院是中国培养戏剧专门人才的高等艺术院校,学院设表演系、戏剧文学系、舞台美术系、导演系、电视艺术系、公共教学部、戏曲系、舞蹈系和成人教育中心;本科专业教育层次有表演、戏剧影视文学、戏剧影视美术设计、艺术设计、导演、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舞蹈编导、文化事业管理等专业,涵盖话剧、戏曲、舞蹈等专业门类。建校以来,学院培养了近万名文艺专门人才,他们当中相当一部分成为了影响中国乃至世界戏剧、电影、美术界的著名艺术家,为推动中国的文化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上海戏剧学院目前进入了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将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充实整合,充分发挥多年来形成的学科和学术优势,努力把学院建成一所‘国内第一、国际知名’的,以戏剧戏曲学学科为依托,以舞台艺术实践教育为重点,以本科教育为主,多学科、多门类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综合性高等艺术学校而努力。(志新摄影 雨田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