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八十五周年,“五四”运动八十八周年。为了弘扬“五四”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历史使命感,我院团委、学生党总支于5月31日组织参观了“渔阳里”团中央机关旧址。各院系团总支书记、学生会主席团成员、毕业生党员等42名党团员青年参加了本次活动。
团中央机关旧址座落于上海市淮海中路567弄渔阳里6号。1920年8月22日,在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领导下,俞秀松等8名青年在渔阳里发起成立了中国第一个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并代理团中央职权。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建,对各地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建立起了发动和指导的核心作用。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将这里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建团八十周年前夕,中共上海市委和共青团中央决定对旧址进行全面整修扩建并建立旧址纪念馆。经过五年的建设,建成后的纪念馆包括序厅、中国青年英模展厅、“渔阳里”团中央机关旧址历史展厅、上海青年运动史展厅四部分。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团员青年们参观了中国青年英模展厅,观看了采用幻影成像、三维技术、电影短片、场景道具和大屏幕结合制作出的多媒体情景剧。该剧以当代青年穿越时光隧道的形式,将刘胡兰、董存瑞、狼牙山五壮士、南京路上好八连、张海迪、雷锋、杨利伟、姚明等不同时代的优秀青年英模的事迹呈现出来,向当代青年昭示了各个时期青年英模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渔阳里”团中央机关旧址历史展厅生动再现了1919年五四运动至1922年团的一大召开这段历史。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刘少奇同志的入团志愿书、团中央“一大”的签到簿、团中央执行委员会的会议记录等珍贵藏品。上海青年运动史展厅里则展现了80多年来上海青年在上海的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创造的可歌可泣业绩。而令我们同学更兴奋与骄傲的是,在参观过程中,我校博士研究生、赴老挝志愿者叶长海;我校FMA研究生、上海市大杰出青年张军、潘延的照片一一映入眼帘,他们是我们身边的榜样。
经过一个小时的参观,党团员青年们也交流了对本次爱国主义教育的感想。大家谈到:辉煌的背后,承载着的是青年人对社会、对事业、对自己的一种责任感。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我们无法亲身经历那血与火的年代,但我们可以感受那个年代先辈们所付出的艰辛。有的同学认为:我们青年同志要继承革命传统,学习青年英模,努力发扬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还有同学认为,应当强调“五四”爱国主义精神对当代青年的重要意义,努力使自己在理论和实践方面不断充实和提高,在本职的学习和工作中做出成绩。部分毕业生党员表示:这次参观活动使我们对即将踏上的工作岗位充满热情,鼓舞着我们以更大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投入到实际工作中去。
大家在团旗下合影留念后结束了本次活动。当离开红墙黑瓦的渔阳里时,回望着这个中国青年的红色起点,我们更多了一份责任,我们任重而道远。
图为党团员青年们在参观“渔阳里”团中央机关旧址
图为师生合影
(团委、学生党总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