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F70909>[学生眼中的十七大]十七大指引群文事业发展(05群文 蔡梦迪)</font>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07-10-24浏览次数:10

    金秋十月,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地召开了,胡锦涛主席代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报告。上海的大学生们对此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从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收听收看了十七大的盛况,我作为众多大学生中的一名,同样对十七大的召开深感振奋,深受鼓舞。
    在长达2个半小时的报告中,胡锦涛主席高度概括地回顾了过去五年的工作,总结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阐述了一系列关乎国计民生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思想,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进一步激发了全党、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会场上也不时地响起阵阵热烈的掌声,引起了与会者的强烈共鸣。主席的报告高瞻远瞩,堪称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向全国人民的世界人民所发出的政治宣言。
    从过去5年的实践表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是在新的条件下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务实求新、奋发有为的领导集体。胡锦涛同志代表中共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所作的报告,突出了民生、和谐社会和党的建设等问题。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五年来,一根主线清晰鲜明: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全力促进社会和谐建设。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进一步赢得了全国各族人民的信赖和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凝聚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力量。
    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它以战略性思维和前瞻性眼光,对事关中国社会发展方向以及中国人民利益实现等大课题、大期待做出了明确回答。报告对全党全国在前进道路上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都进行了详细深刻的分析,也勾画出了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蓝图,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掀开新的篇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上新的征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新的前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以求真务实,锐意禁区的精神,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创造人民幸福生活而奋斗。
    党的十七大召开,让我们更清晰地了解,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是全面实施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一个伟大的民族,应该有伟大的精神产品,我们必须更加自觉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作为一个以群众文化艺术管理为专业的大学生,我深感群众文化事业工作的重要意义,所以我更关注胡锦涛主席谈到的“文化建设要开创新局面”。文化要往前走,就必须创新。因此,我们首先必须把群众文化事业提高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来认识,这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基础。
    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群众文化也面临着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改革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保证,它涉及到社会方方面面并贯穿于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群众文化事业当然也不例外,只有创新才能吸引大众的目光。然而,群众文化建设的创新必须与经济体制的改革相适应,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更好地促进两个文明建设。社会发展到今天,人们不能仅仅满足于吃饱穿暖,而是希望在社会主义生活方式中,努力形成适应现代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要求的、文明的、健康的、科学的生活方式。所以,努力发展群众文化事业,积极搞好群众文化事业工作,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并用创新引领群众文化建设的步伐,才能让群众文化显示出特殊的功能,从而推动文化建设。
    聆听十七大的报告,让我对我们正在为之奋斗的共产主义伟大事业更加充满了信心,尽管我们的事业任重而道远,但我们相信,前景将更加光明。我会继续关注学习十七大精神,并落实到行动中去,做好自己的本份工作,学好专业知识,为社会的建设添砖加瓦,贡献自己的力量!(文/05群文 蔡梦迪)

    (编辑/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