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瑞士、瑞典三国影视教学工作坊顺利进行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0009-11-12浏览次数:580

    当地时间2009年10月25日,中国、瑞士、瑞典三国交流生齐聚苏黎世,三国影视教学工作坊正式开始。本次交流活动由苏黎世艺术大学电影学院承办,上海戏剧学院和斯德哥尔摩电影学院各派两名教师四、五名学生参加。瑞士师生专程到机场迎接远道而来的中国师生。
    26日一早,经过长途跋涉、尚未倒好时差的中国交流生,从国际青年旅社出发,乘坐巴士前往苏黎世艺术大学。苏黎世城市规模不大,交通多靠巴士或者自行车,私家车辆很少,政府和市民都非常注重环保。街面清洁,道路通畅,秩序井然,风景怡人,所有交通都准时准点,令人印象深刻。
    在苏黎世艺术大学,电影学院负责人露西教授、瑞典电影学院系主任玛丽安娜教授和我校电视学院电视编导系主任方方教授三位发起人相聚甚欢。参加工作坊的每位师生都用英语做了简短、生动的自我介绍,很快熟识起来。
    这次交流活动的主题是“食”, 第一周的内容,是各国就不同的食文化的影像进行交流。瑞典、瑞士的学生多数以图片加解说的形式,介绍了他们祖国的食文化或个人独特经历。而来自中国的五位学生用几乎完全不同的物种风格展现了美食大国的风采。姚昱拍摄了中国家常菜的制作经过,张秦瑞以“佛跳墙”为切入点介绍了闽南菜,及鹏飞介绍了乌镇的小吃及风情,周洁趁中秋团圆之际展现了她的家庭及典型的家庭聚会菜式,倪好以MV的形式展现了各种中国食物。上戏学的精彩展示,获得了在座师生的热烈掌声。
    下午的大教堂参观和苏黎世湖泛舟,令大家感受这如诗如画的国家的无穷魅力;晚上别开生面的聚会,让各家庭旅馆的主人与寄宿的学生建立起亲情,我们的学生像子女或兄弟般被一家家领走,初来乍到的生疏稚嫩很自然地剥离,全新的生活就此开始。
    三国的老师们根据进度随时碰头,作为张艺谋的同学和合作者,电影金鸡奖获得者詹新教授受到大家特别景仰。
    由抽签分成四个小组,随机而公平,每组都有不同国度的学生,将迅速携手完成一部关于“食”的短片。同学们来自不同的文化领域,性情才思各不同,不同的思想和文化互相碰撞,大家都感觉受益匪浅。
    拍片间隙,师生们参观了苏黎世艺术大学的表演学院和舞蹈学院,这是一项很好的交流活动,恰逢一群表演系新生的天性解放课程,教学严格,但氛围轻松,学生的表演非常写意,极为抽象,但感染力很强。而舞蹈学院的教学却是极为严格,按部就班,看得出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学生,都是严格筛选的。
    目前,各个小组已经过两轮短片剧本相关设定的讨论和大组交流,确定各自拍摄方案,开始紧张的制作。对所有中国交流生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同学们不但要克服语言关,更要在全新的环境里发挥才干和作用。看的出来,大家都很努力,很积极主动,与其他两国交流生相处极为融洽,这里的教学模式很大程度上启发了我们,相信三国影视教学工作坊必将取得瞩目的成果!(文/张秦瑞、劳方  图/张秦瑞   编辑/雨田)

图为工作坊现场

图为工作坊现场

<<<相关链接:

瑞士学习工作心得 

   
    
文/07编导  倪好

    在这次三国项目中,我们来自上海,苏黎世,斯德哥尔摩三校的学生分成四组,各自进行以“食物”为主题的短片拍摄。
    与我们不同的是,其它两国学生专业学习的针对性很强,比如来自斯德哥尔摩的都是制片系的学生,苏黎世艺术大学有摄像系,导演系,剪辑系以及后期制作方向。也就是说如果他是导演系,一般都不会涉足摄像和剪辑等工作,在创作的过程中便是互相合作,各施所长。
    与我一组的是斯德哥尔摩的Malin,苏黎世的Natascha和Long,有趣的是两位苏黎世学生都是导演系,也就是说我们有三位导演和一位想尝试导演的制片人。这种状况的好处是大家都有很多想法和构思,对“食物”这个主题有各自的想法,在讨论的过程中充满乐趣。尴尬的是他们都不会摄像和剪辑,所幸我略懂,不过由于剪辑软件不同所以我们得请人帮我们剪辑;而且四位都有很多想法的创作者在一起有时候会引发争论,但是良性的争论,帮助我们的故事更加完善。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们在创作过程中严谨的计划,一切按照规矩办,十分规范,并且对前期准备极度重视,一丝不苟,但是缺乏变通和随机性。在构思及前期准备阶段,我们多次向老师陈述想法,进度等,小组成员们也很注重随时从老师处得到回馈,整个创作过程中师生间的交流很多。
    在刚拿到主题时,我们先在一张纸上尽可能多的列出了关于这个主题的话题及发展的可能性,然后分类,这样就归纳出几个构思方向。然后我们一起选择一个大家都感兴趣的话题――关于食物的浪费(waste of food)。很快的我们想到了几个关于浪费食物的小故事,在向其它师生阐述了我们的想法后,我们接受了老师的意见把几个小故事放在同一个家庭发生。决定之后我们就开始按照步骤进行准备,找场地,演员,购买道具。在写剧本的同时,我们在拍摄地点用相机进行了分镜头的采集,即把可能采用的镜头先演一遍拍摄下来,类似画分镜头,但更方便。作为制片的Malin每天都会把当天的工作及第二天的计划发到小组成员的邮箱,使我们的工作更有目的性,也更有条理,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在国内学生创作的过程中,容易忽视制片的重要性,往往是导演身兼数职,这样会导致各方面难以顾及周到,甚至艺术创作上的缺失。

    进入拍摄阶段,拿到器材时,我惊讶于他们设备的完全。除了摄像机和三角架外,还有三个不同型号的话筒,加长线,吊杆,广角镜头,监听耳机,甚至还有监视器,如果需要还能使用轨道,摇臂等大型设备。这样完备的设施确实能保证他们能拍出专业的画面。但是经过拍摄阶段我发现他们也存在比较大的误区。比如一个很简单的镜头,他们往往会做的非常复杂,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只要空间够大,他们甚至愿意每个镜头都使用所有器材,可有时候是没有必要的,不擅长随机应变,太过于规范以至于没有了灵活,工作效率也不高。在国内往往两三个人能做完的工作,这里会需要10个人齐心协力,很有意思。
    在我看来,就学生来讲,国内与欧洲学生最大的区别是国内学生注重内容大于技术,往往有很好的构思却没有强大的技术支持或者说技术上的要求不高往往容易将就;欧洲学生有很好的硬件条件,技术上非常专业,作品就画面上讲几乎接近电影,但是构思、故事和导演思维方面并不像他们的技术那样优秀,有时候有点一根筋不容易变通,在叙事上容易走进死胡同。我们习惯于用故事表达思想,他们可能只设计一个动作或一个情境却忽略了叙事。

    总体说来我们近两个星期的合作和交流是非常愉快的,不同文化不同思维方式不同行事习惯互相碰撞,互相影响,互相吸引,使得我们的工作过程充满乐趣。现在我们完成了前期的准备工作和拍摄阶段,并且已经联系好了剪辑室和录音室,在接下来的一周中,我们将进行影片的后期制作,希望我们组的短片能够如愿完成。

工作坊教授团为倪好点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