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谱未来新篇章

——黄昌勇院长在2019年上海戏剧学院开学典礼上的演讲

发布者:文明网发布时间:2019-09-02浏览次数:581

同谱未来新篇章

——黄昌勇院长在2019年上海戏剧学院开学典礼上的演讲

 


 

各位老师、家长、亲爱的新同学:

大家下午好!

金秋时节,一年一度,我们都在上戏实验剧院——这座对上戏人、上海乃至对戏剧艺术有着标志符号的剧场,举行开学典礼。我们热诚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新同学。我代表学校欢迎今年689名新同学,祝贺你们开启人生的重要驿站。

成为上戏人,意味着我们一生将打上上戏的文化印记和基因传承,无论将来你成就大业还是在平凡的工作岗位默默奉献。从今天开始,作为上戏人,我们都会为你骄傲。我们要特别感谢各位家长,感谢你们对孩子的辛勤培养,也感谢你们支持孩子选择上戏,把孩子这一人生重要站点留在上戏,与我们共同守候未来的日子。

今年689名新生,本科生469人,硕士生164人,博士生31人,跨文化交流硕士25人。学工部做了一份本科新生大数据,有几个数据还有点意思:今年上海生源持续增加,这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上世纪80年代,考上戏是上海中学生的梦想,报考生源多质量高,后来有所下滑,目前有呈现上升的趋势;今年共有41名少数民族新生,来自12个不同的少数民族,其中蒙古族12人,少数民族同学大都能歌善舞,相信他们会为上戏的校园生活增添更多的色泽、为专业发展带来更大的活力;本科新生最多的学院是戏曲学院,有84人,最少的是导演系,只有16人;在性别上,仍然出现一惯的失衡现象,这是一个难解的题目。戏文系戏剧学专业竟然没有一位男生,服装与化妆设计专业20名新生中仅有一位男同学。

今天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上午我们在浦江新校区举行新校区启用仪式。在十二五期间,我们就提出了建设第四个校区的设想。在各方支持和努力下,2016121日这个校庆日,浦江新校区奠基开工。今天电影电视学院和创意学院新生和研究生入驻,标志着上海戏剧学院历史发展掀开了新篇。我们谋划的宏伟蓝图变成了现实,学校在浦江两岸,完成了四个校区的功能布局。分别对应戏剧、戏曲、舞蹈和影视多媒体四个学科群和专业群。

四个校区虽然占地面积都不大,但就像四颗珍珠散落在浦江两岸,上戏人在这里耕耘、从这里出发,源源不断参与上海和国家生机勃勃的文化大发展,为国家的文化繁荣、艺术兴盛、文化交流做贡献。

在这里特别要感谢为新校区建设做出贡献的社会各界领导和朋友,也要感谢学校各职能部门的同心协力,在短短两年半的时间里,攻坚克难,建设了一座高标准的校区。在这个炎炎夏日,不少教职工、在校同学为了新校区放弃暑假休息,战高温、迎台风,以高度的责任感投入工作。新校区日新月异的变化,都反映在大家朋友圈的一幅幅美丽图片中,一行行欣喜的文字里,我能够感觉到,大家对新校区由衷喜爱,对上戏的发展真心地高兴。

创意学院陈晔老师与职能部门一起,带领设计专业的同学,为开学前新校区高水平的标识系统任劳任怨。电影电视学院的沙扬老师带领几届同学,用影像纪录了新校区从开工建设到目前的完整历程,积累了1000分钟素材,为学校发展保留了珍贵的影像资料。

我也特别感谢电影电视学院和创意学院的老师们,积极响应学校的决策,为顺利搬迁做了大量工作;我也特别感谢两个学院的新同学和家长们,好像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收到大家对到新校区的意见。

上海高校大都在郊区建有校区,大家可能以为浦江新校区也算郊区。其实,如果以人民广场为中心,距离浦江新校区只有21公里。当初我们建设时,新校区属于浦江镇,建设中就划入浦景街道这个相对成熟的城市社区;新校区对面还有大片的郊野公园。今天上午新校区启用仪式上,电影电视学院院长厉震林教授对新校区有很多畅想,他建议把郊野公园改成浦江电影公园,我个人觉得就这个建议不错。也就是说我们的浦江新校区不仅不是在郊区,还享有市区不具备的郊区的自然环境。

当然新校区的建设也有不少挑战。我参观过国内外不少电影学院,从空间上,像我们新校区这样,有12个专业性影棚的并不多见。但是如何规划、做好顶层设计、布局最先进的设备,尤其是高水平办学的师资如何引进和培养,现代大学的管理体制机制如何更加完善,都需要我们师生共同来参与、来创造。

一年不到700名新同学,体量上确实有些小。学生多少,与教育质量没有关系,但是中外历史上,很多精英教育的大学体量一般都不会太大。最近10年我们在招生上没有扩大,彰显了我们对精英教育理念的追求。

精英教育不是简单地与规模对应。首先是在办学理念上的精英意识和追求,上戏70多年的办学传统形成了优秀的培养人才的传统。熊佛西老院长那段经典的话刻印在红楼门庭的墙面上,强调人格铸造和专业训练,我们后来总结概括为“至善至美”,并立为校训,就是强调人才培养立德树人的最高标准;戏剧家田汉1947年为我校作词的校歌,要我们“脚踏实地, 沉着坚强”,要我们做到“倾听大地的呼声, 投身社会的课堂”,熊佛西校长的教育理念也正是呼应田汉先生的寄托。

在现代历史上,大学教育理想不断发展和转化,关键在于我们要找到适合上戏历史发展特点和中国精神、世界意识相结合的教育方略,创造属于我们的教育模式。

上戏作为专业艺术教育尤其是戏剧教育院校,作为全国的排头兵,其专业性是非常明显的特点,也是我们办学的优势。我们的确面临着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矛盾,在美国大学的确有一个从技术到通识教育的转型。比如在耶鲁大学,认为本科教育在毕业时,如果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就是一种失败。因此他们为本科生,不管什么专业,都制定严格的通识教育课程,普林斯顿大学为核心课程。我并不认为这是全世界大学都应该遵守的模式。专业教育是每一位大学毕业生走向社会的立身之本,成才是一个人一辈子的事业,还需要学生走出校园后漫长的努力,我们往往忘记社会也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对于有追求的人来说,学习永远是终身的内在需求。专业艺术教育不能完全等同于普通大学的教育,在学校的培养计划中,必须对专业或技术有严格的标准和要求。但不能回避的是,国内的教育包括我们的专业艺术教育往往走向另一个极端,就是在重视专业训练和技能,忽略或忽视了通识教育的重要性。

这几天上海戏剧界有两件事引发关注,一件是学校与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合作的“莎剧舞台本翻译计划”《威尼斯商人》开票,可能因为有阿云嘎等人的主演,引发购票热;二是俄罗斯圣彼得堡马斯特卡雅剧院长达8个小时的话剧《静静的顿河》在文化广场上演,成为上海戏剧界的盛事。感觉这两件事,上戏人并不是很关心。今天上午马斯特卡雅剧院院长来上戏实验剧院参观,他直言不讳,认为我们剧院管理有问题,认为一个剧院的管理或者剧院管理专业非常重要。其实这部戏的演员,就是导演在圣彼得堡国立舞台戏剧艺术学院带教的学生,当问及什么样的演员最终成为剧中的女主角时,导演格里高利认为是“思想”,他注重的是演员的综合能力。

其实这种综合能力就是我们技术和训练之外的系统的通识教育课程和教育体系。学校这些年也在做多方面的努力,我们结合国家双一流计划和精品课程计划,力争构建出有自己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和教育体系。

我自己体会,这里有三个方面可以注意,第一是阅读习惯的养成,阅读古今中外的经典,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方面功利的应试教育,导致阅读成为例外,另一方面互联网、微信、朋友圈加大了碎片化阅读对经典阅读的侵占。近期看到关于美国顶尖大学公认的好书排行榜,都是各个时代的经典,其中包括了《资本论》《共产党宣言》这两本经典马克思主义著作。

第二是写作能力的提高。我们过于重视文学写作,写作是作为人的表达能力的一种重要方式,除了有语言文字的要求外,关键在于对客观对象的整理、分析、概括等逻辑能力的培养,与口头表达相得益彰。到了大学,写作课基本上没有了,好的大学,每一门课程都必须以写小论文来检验,而且规定论文的长度。我们大部分训练课不仅没有阅读的要求也没有写作的要求,显然需要我们改革。

第三是重视思辨能力,思辨能力就是一种怀疑和挑战精神,就是对权威观点的不盲目服从,这是一种创新型思维的前提条件,关乎我们未来创造力的迸发。

思辨能力的培养需要重新审视大学中师生的关系,不能再用简单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或者说启蒙者和被启蒙者的关系来衡量,应该建立一种新型的学习共同体,一切以学生为中心。只有我们的老师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关系,用人格魅力和创造性的传授来引导学生而不是用师生关系中的地位来要求学生,创造的氛围和创新的活力才能源源不断。

上戏大部分专业都有大量的训练课程,大体占全校课程的一半,我们的训练很艰苦,很繁重,同学们往往把理论课当作休息的机会。爱因斯坦说过,人的差异在于如何利用业余时间。鲁迅不承认自己是天才,他说自己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聊天的时间用于工作和学习上了。

今年的本科生大都是00后,人们喜欢用代际来标识每一代青年人,网上有很多新词,比如什么佛系,但我不太认同这些判断,人的成长因为处于不同物质和文化环境,自然显示不同的特征,但人本身的成长依然有其共同的规律。新时代的大学生不应被小时代所困扰,不被幻想所迷惑,要勇于掌握自己的命运。

作家陈学昭有一部长篇小说——《工作着是美丽的》,同样,学习着也是美丽的。生活本身不是消费社会眼花缭乱的娱乐八卦、网上生存的点缀,而是扎实、紧张、有序的节奏,某种长期稳定的状态,这样才有更多意义的生产,就会体验到人生的智慧、内在的充实,就会迎来巨大的收获!

人人都有过青春的年华,但青春转瞬即逝,激情与感伤、决绝与犹疑,谁都有沮丧的时候,关键在于能够找到平衡,走出低迷。

在写这篇稿子的时候,我时刻提醒自己不要用说教的口吻,我知道,对你们的了解可能是有限、甚至是片面的,因此我今天讲这些,是对你们讲,也是对我自己讲,并希望能够以此共勉。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