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上午,2011年导演教学暨创作国际研讨会第二天的主要议程为继续昨日下午的形式进行交流讨论。
第一组由云南艺术学院戏剧学院余力民老师主讲,中央戏剧学院乔惠斌老师进行回应。二人就导演系的招生、复合型、师资这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的讨论。
第二组由上戏客座教授熊源伟主讲,中央戏剧学院孙菲老师进行回应。熊源伟老师在短短的10分钟时间内提出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例如导演系招生及教学的理想为一少二长三高(人数少,学习时间长,学历高),但如今中国高等教育走入了误区导致艺术类院校生源也陷入尴尬。熊源伟老师还提出学生应养成逆向思维的习惯,在充分的导演元素训练中进行各种小品练习。孙菲老师则提出了学校的市场意识,以及学校应该考虑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并列举法国两所艺术类高校的招生模式给大家提供参考借鉴。
第三组由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李建平老师主讲,北京师范大学分院的表演系老师韩笑回应。李建平老师认为现在导演系学生受正规思维、定向思维的毒害太深,在固有模式下创作的小品没有值得探索的价值,呼吁学生千万不要单一的看待问题。韩老师则主张以观察生活贯穿教学始终,因为独立思考能力和创作能力建筑于生活之上。用“真诚、执着、热情”对待作品。
自由发言环节,各位老师就编剧能力对导演的作用进行讨论。张金娣老师认为学生应该在排练中寻找人物的行动线,而不是纠结于剧本的完整。石俊老师认为编剧应融入导演的教学范畴。张仲年老师指出,老师应与学生在交流中进行教学,而不是一味的把学生纳入自己。卢昂老师则希望导演系的教学能实现一年一个大戏,因为一个实习小戏、一个毕业大戏对于孩子们来说实在是太少了。
简单的茶歇过后,议会进行第四组发言。第四组由丁伟军老师主讲,宋勇祥老师做出回应,双方就大众教育精英意识进行探究。第五组由香港演艺学院前院长蒋维国主讲,俄罗斯圣彼得堡戏剧学院副院长尼古拉斯教授进行回应。姜维国老师认为导演不仅是一门艺术,还是一项技艺,需要脚踏实地的去做去钻,需要考虑物质等各方面的东西(即戏剧成本)。尼古拉斯对姜维国的这一观点表示赞同,另外提出导演应该有第一创作者的意识,把自己当作一个主人去主动创作,而不是编剧的仆人。
最后的自由发言环节里陈明正教授则深刻指出当今的导演缺乏对人性的了解与研究。现在物质压倒人性,文化是浮躁的文化,大多戏剧作品不能打动人心,只博观众哈哈一笑,到处都是所谓的精品,实质却是形式。导演要处处要以人为本,而不是功利为本。
各位老师将于下午两点前往红楼黑匣子观看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大一至大三学生的导演教学展示以及巴特教授带来的的表导演工作坊。
(文:学生记者 代如意 图:佳奇 编辑:榕树)
图为会议现场
图为与会人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