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09级戏曲音乐剧、09级舞美灯光设计、10级舞美MA联合创演的实习剧目《红男绿女》在我院端钧剧场经过5天7场的演出,于昨晚暂告一段落。
在上戏校园为数不多的音乐剧演出中,寓言卡通风格的描红音乐剧《红男绿女》可谓备受关注,场场爆满。该剧原创于上世纪50年代的美国,描写了纽约街头的市井风情、歌颂了美好的爱情,颇具百老汇浪漫音乐喜剧的风格。剧中令人难以忘怀的角色、机智诙谐的情节、朗朗上口的歌曲等都成为观众钟爱这部戏的原因,着实给校园增添了一道另类风情。
这场演出还是一次跨年级、跨院校的合作尝试,剧中演员以09戏曲音乐剧班同学为主,加入了10级和08级音乐剧班的部分同学,并力邀远道而来的北京现代音乐学院爵士乐系的同学们现场音乐伴奏。来自不同院校、不同年级的同学们精诚合作,共同打磨,不仅在艺术上进行了很好的交流,也在排演过程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形成了一个颇有凝聚力的创作团队,为该剧第二阶段到京、津两地演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昨晚最后一场演出结束后,掌声四起,气氛热烈而温馨,台上谢幕的同学们激动不已,台下观众更是觉得意犹未尽,不愿散去。主讲老师杨佳上台主持了一个十五分钟的互动环节,请观众和同学们以问答形式进行交流。在台下作为观众的10级音乐剧班的同学们看到师哥师姐们的表演,早已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积极提问,想讨教一些排演心得和经验。一些学理工科的大学生观众们更是反响热烈,纷纷表示第一次看音乐剧就被震撼了,有些场面感动得都要流泪了,对于平日较为刻板、只有直线思维的他们来说,是一次很好的放松和感悟音乐剧艺术的机会,非常喜欢这种艺术形式。
韩生院长也在肯定了同学们的演出后,语重心长地告诫大家说:“同学们的提问都是具有高质量的问题,你们应该把它记在心里,是需要你们用一生的思考来回答的问题,是需要你们用自己的艺术创作和行动来回答的问题。”年已70多岁的赵启正主任也表示,他非常喜欢音乐剧,也在国内外看了不少经典音乐剧,因为音乐剧形式让他年轻。他还肯定了同学们的英语发音,力劝同学们今后还要继续加强英文学习,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语境下,更要创作出有中国创意的文化节目“出口”到国外。韩生院长最后补充说,同学们必须肩负起文化的责任。
是啊,09戏曲音乐剧班是一个在马兰老师为学科带头人的实验班级,是西方音乐剧和中国传统戏曲形式融合教学的一个班级。可以说戏曲音乐剧是一个创新型的专业,是努力探寻中国传统艺术现代生命的有效途径。回忆起该班三年来的教学过程不禁感慨良多。
招生之初,对于这些从小基本没接触过戏曲的、活泼好动的、理论素养尚缺的同学们来讲,他们只喜欢唱唱跳跳,戏曲课程是他们最不愿意学习的,因此叛逆的同学有之,在课堂上把戏曲老师气走的情况更有之。但是我们的老师们并不气馁,在老师们的积极引导和帮助下,同学渐渐接受了传统戏曲。加上我们依山傍水,依托上戏戏曲学院,学生们可谓耳濡目染,他们经过折扇、水袖等身韵课程及黄梅戏、昆曲等唱腔课程的学习,进步都非常大,最令人感到兴奋地是学生们已发自内心地地热爱上戏曲这门古老的传统艺术,并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虽然这次的《红男绿女》是完全百老汇风格的描红,但是经过戏曲元素训练的同学们在舞台上的释放力和掌控力都大大提高了,身体灵活度也大大增强了,能中能西,自由切换,集中展现了我们中西融合教学理念的初步成果。
一件新事物的出现,也许不伦不类、非驴非马,但这正是我们必须经历的过程。对与“戏曲音乐剧”这个称谓一直都有非议,其实这是从另一个方面提醒我们,我们应该把我们正在从事的事业想想清楚,想的越清楚,干得就越踏实。三年的教学一路走来,我们认为这个专业叫什么名字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的老师们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在做事,我们的学生也确实从戏曲中受益了。
尤其在这次排练当中,王洛勇老师不辞辛苦,多次往返北京上海之间,以他那丰富的音乐剧舞台实践经验、宽阔的国际视野及幽默风趣的教学方式令同学们深深折服;学科带头人马兰老师也是从各方面积极策划、统筹安排;还有杨佳、孟聪、高小雅及外请的赵永斌等老师也是天天跟排,现场指导。
得益于上海音乐剧发展的大环境,教学之余,我们打破陈规,以宽容的心态帮助学生搭建平台,建立学校与市场的链接,积极鼓励学生到市场上历练。在上海很多音乐剧演出中,如中文版《妈妈咪呀》、中外合作《极致百老汇》、还有即将亮相的中文版《猫》等,都可以看到我院学生跃动的青春身影。的确,给在校生提供这样的演出平台,对于他们专业的成长、舞台经验的积累、艺术视野的开阔等都益处多多。当他们结束演出重返校园学习起来时也更有目的性、更自觉、更自律了,今后我们还会争取向市场输送更多更好的专业人才。
所有这些成绩让我们看到了这个专业的前景和希望,也更加坚定了我们朝前走的信念,坚信这种能中能西的复合型表演人才会被越来越多的文化市场广泛接受,会被更多的岗位所需要。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也认可了戏曲音乐剧的专业方向,认为这个实践是有价值的。
最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在上海戏剧学院既有传统的西方音乐剧专业,又有创新的戏曲音乐剧专业,二者并存,相辅相成,形成了国内艺术高校中唯一的、独具特色的“二元化”音乐剧的教学格局。在以王洛勇、马兰、杨佳为核心的师资队伍的共同努力下,上海戏剧学院音乐剧的两个专业同时并存,又各具特色,以镜照镜,在并存中互动,在交流中共生,不仅给校园,也给上海的音乐剧市场带来了勃勃生机。
相信,在音乐剧市场日益红火的上海,在昂扬向上、团结奋进的上海戏剧学院,我们的音乐剧专业建设一定会更加独树一帜,期待今后的音乐剧演出中,能够创作出具有民族气派和韵味的中国原创音乐剧作品!(文:2010级博士 杨媚 图:学生记者 丁邵峰 编辑:榕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