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奋战桃李杯 二金四银展风采――我校在第十届桃李杯舞蹈比赛中荣获佳绩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2-08-27浏览次数:1770

         在刚刚结束的文华艺术院校奖第十届“桃李杯”舞蹈比赛中,上海戏剧学院代表队以上佳的艺术表现赢得了众多奖项,成绩突出。共获得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10名,鼓励奖6名,原创教学剧目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5名,园丁奖37名。纵观此次比赛,除了北京舞蹈学院、解放军艺术学院、中央民族大学等一流舞蹈院校外,其他舞蹈院校(专业)教学水平也大幅度提升,选手整体水平突出,加之赛制的改革,无疑使得此次比赛竞争异常激烈。
    上海戏剧学院代表队由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和上海戏剧学院附属舞蹈学校两个分队组成。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共有36名学生参加比赛,其中单项选手14名,群舞选手22名,分别参加芭蕾青年组、中国古典舞青年组、中华民族民间舞青年组、群舞组的比赛。其中11人进入单项决赛,22人进入群舞决赛,最终获得一等奖2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原创教学剧目一等奖1名,原创教学剧目奖三等奖3名,鼓励奖2名,13个园丁奖。上海戏剧学院附属舞蹈学校共有 14名单项选手均是参加比赛,分别参加芭蕾少年组、中国古典舞少年组、中华民族民间舞少年组比赛,有13人进入决赛,共获得2个二等奖,7个三等奖,4个鼓励奖,1个原创教学剧目二等奖,2个原创教学剧目三等奖、24个园丁奖等奖项。
    文华艺术院校奖“桃李杯”舞蹈比赛是由文化部主办的国内舞蹈最高级别赛事之一,成为发现和打造舞蹈人才的一个重要窗口和平台。目前国内知名的舞蹈家均从该项赛事中脱颖而出。此次比赛是该项赛事的第十届,与以往比赛不同,本次比赛在赛制方面做了重大的改革和调整,这无疑使得此次比赛竞争更加激烈。在上戏领导的高度关注和关怀下,舞蹈学院和附属舞蹈学校经过历时1年的充分准备,在所有指导老师的全力付出下,经过层层严格筛选,多次严苛审查,集合了一支精良的比赛队伍。从8月19日——8月25日,上戏代表队选手在半决赛和决赛中表现突出,赢得所有参赛舞蹈院校师生的一致赞扬。规范、细腻、干净、扎实,是上戏代表队选手留给评委和所有参赛舞蹈院校的突出印象。而正是这一特点和优势,也保证了上戏选手在来自北京舞蹈学院、解放军艺术学院、中央民族大学、沈阳音乐学院等院校如林的强手中脱颖而出,亮点颇多。
 
一、芭蕾舞选手彰显国际水准
       芭蕾舞少年男子组选手王名轩,凭借出众的外形,优美的舞姿,规范的动作,获得获得芭蕾舞少年男子组二等奖;芭蕾舞青年组张媛媛和袁岸濮同学表演的《海盗》、《奥贝尔》双人舞,技术过硬,动作规范,较好地体现出芭蕾舞的文化和艺术修养。决赛现代舞剧目《祭奠》,更是成为全场最具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的作品。值得欣喜的是张媛媛是目前还仅仅是二年级的大学生,想必经过更多时间的学习,多次大赛的磨练,她的表现会更加出色。纵观所有芭蕾舞参赛选手的情况,上戏芭蕾舞教学的优势和特点非常突出,演员举手投足都颇具修养,动作规范,与其说“洋气”不如说“国际水准”更为恰当。令人惊喜的是:上戏芭蕾舞选手在半决赛和决赛项目——现代舞比赛中的表现,其整体水平远高于其他选手,同学们对身体的控制、气息的收放、节奏的处理、动作质感的呈现方面都可圈可点,充分显示了上戏现代舞教学的领先水平。
二、古典舞选手传承“海派”品格
       上戏舞蹈学院古宛玉同学决赛中以作品《梅娘》,获得了所有观众的赞誉。人物情感拿捏细腻,动作表现张弛有度,动静相携之间韵味十足,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空间。在舞蹈表演方面充分体现出一个优秀的舞蹈演员的潜质,荣获古典舞青年组表演二等奖。卢奕佳同学以高超的技术技巧,在古典舞青年组半决赛中闪亮绽放。而她上佳的舞蹈感觉和动作表现力也成为决赛中最为耀眼的新星,荣获古典舞青年组三等奖。中国古典舞少年男子组选手郭亦鸣,弹跳出众,动作干净,发挥稳定,获得中国古典舞少年男子组二等奖。中国古典舞少年女子组选手王丹、谭一梅凭借扎实的基本功,备受瞩目。尤其是谭一梅同学在半决赛中的技术技巧组合中所体现出来的高超技艺,让所有的参赛选手心悦诚服。他们的出色表现 为上海戏剧学院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社会影响力,更加明确的树立了上海在古典舞选手培养方面的特点和优势。在这一点上同样赢得了北京舞蹈学院和解放军艺术学院的高度关注。
三、民间舞整体实力不俗
       民间舞青年组比赛中,上戏舞蹈学院选手于婷婷表现突出。由她表演的作品《羽化灵蛇》动作机敏,形象生动;冯世扬同学经过近一年的准备,挑战自己,超越自己,在专业上突飞猛进,一路闯入决赛。并超水平表演了决赛作品《思翔》,获得民族民间舞青年组表演三等奖。中国民间舞少年女子组选手龚主、民族民间舞少年男子组选手苏晓荻、刘雨桐以及芭蕾舞少年组选手王书韵和夏俊的艺术表现力和扎实的舞蹈艺术功底赢得了专家的一致好评,分获各组的三等奖。尤其是苏晓荻、刘雨桐两位同学在剧目和组合表演方面所体现出来的浓郁的民族风格和蓬勃的生命张力,掀起比赛的一个小高潮。上戏民间舞选手用他们优美动人的舞姿赢得了观众的好口碑和兄弟院校的交口称赞。
       群舞《就恋那方土》的同学们更是以真挚的情感,刚劲沉稳的动作,在群舞比赛中掀起一阵波澜。加之作品本身厚重大气,气势磅礴,因此征服了在场的观众。荣获原创教学剧目一等奖,表演二等奖。
另外附属舞蹈学校芭蕾舞专业五年级学生、代表澳门演艺学院舞蹈学校参加海外组比赛的简家杰同学获得了三等奖,充分显示了我校与澳门演艺学院舞蹈学校合作办学的成果。
       纵观此次比赛,“上戏舞蹈”已然成为此次比赛中的一个热门词汇。而这一切都取决于同学们突出的表现,取决于同学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优长,取决于各位老师辛苦的付出。桃李杯舞蹈比赛的表现直接反映出一个学校的专业教学水平。上戏舞蹈学院和附属舞蹈学校近年来在教学中取得的成绩,一直在坚持和传承的品味和格调,一直在探索的舞蹈表演人才的培养途径和方法都通过此次比赛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通过这次比赛,也充分彰现了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原创的能力和水平。本次比赛,附属舞蹈学校参赛的原创作品共14个,其中9个作品是由本校教师独立完成,受到舞蹈界同行的广泛赞誉,钟璐编创的《单行道》荣获原创教学剧目二等奖,《翩若惊鸿》、《羽人》荣获原创教学剧目三等奖。而这些都是我校教师自己的原创作品。舞蹈学院有4个作品由本校教师独立完成,群舞《就恋那方土》更是荣获原创教学剧目一等奖。董杰老师编创的古典舞《杏花天影》在动作语汇上打破古典舞剧目的语言模式,格调清新,荣获原创教学剧目三等奖。
       梅花香自苦寒来。今日上戏各位优秀舞蹈学子的优异表现离不开他们平日刻苦的训练,离不开老师们辛勤的培养。为了舞台上那片刻的绽放,舞蹈学子们经受的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严苛而艰辛的训练。但是无论再苦再累,这些孩子们总是用笑容面对,因为他们心中有梦,他们是一群追梦的舞者。克服伤病,顽强拼搏,对舞蹈艺术执着追求的精神也令人动容。舞蹈学院张媛媛、袁岸璞、于婷婷、古宛玉、冯世扬等同学一直带伤排练,他们所要承受的除了大量体力和心力的消耗,还有身体的剧痛。咬紧牙关,坚持再坚持,只为赛场上瞬间的闪亮,只为舞台上瞬间的美丽。附属舞蹈学校唯一落选未能进入决赛的曲秉纲同学赛前膝盖老伤复发,在比赛中强忍疼痛,坚持做完最后一个动作后瘫倒在台侧,是由学长背下台的;进入民间舞少年组决赛的选手徐铭悦一直受困于膝伤,半月板损伤,关节腔积液,半年来,边打金针边集训,连指导老师都劝她退赛,但她一直咬牙坚持到最后的决赛,惹得编导、老师和家长三人只能背着她偷偷抹泪,编导张晓梅老师对我们说:“这样的孩子太好了,不培养还培养谁?”;芭蕾舞少年组选手王名轩赛前左肩肩周软组织损伤,一碰就疼,无法自如地抬起左手,影响了半决赛的发挥,他对老师说:“我是上海舞校培养的,我来是为学校争荣誉的。”后来,他忍着伤痛,奋力拼搏,在决赛中勇夺二等奖。而指导老师们也是全身心的投入其中,和选手们一起苦,一起累,一起承受压力,一起分享收获。他们放弃家庭,放弃节假日休息,冒着严冬和酷暑,和选手们一起为了梦想的无私的付出。
        祝贺这些逐梦的舞蹈学子,祝贺这些辛勤付出的老师,他们用心血和汗水,为上戏舞蹈教育水平再次正名,为上海舞蹈教育增光添彩,为上海舞蹈文化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通过这次“桃李杯”舞蹈比赛,我校向全国舞蹈界全面展示了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的成果,总结交流了教学和创作的经验,找到了差距,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参赛的师生表示:我们一定要继续努力,为进一步提升上海舞蹈艺术教育的办学地位,为培育更多的舞蹈尖子人才,创作更多的舞蹈原创精品,繁荣上海的文艺舞台做出我们的贡献。
 
附:
上海戏剧学院参加文华艺术院校奖第十届“桃李杯”舞蹈比赛获奖名单
青年组别
芭蕾舞青年组
女子组一等奖:张媛媛     (园丁奖:朱美丽)
男子组一等 奖:袁岸璞    (园丁奖:朱美丽)
中国古典舞青年组
女子组二等奖:古宛玉     (园丁奖:庄丽、李萍、李海霞)
女子组三等奖:卢奕佳     (园丁奖:庄丽、徐婷婷)
中华民族民间舞青年组
女子组三等奖:于婷婷     (园丁奖:李丹、赵丽、李�)
男子组三等奖:冯世扬     (园丁奖:刘建强、丁琦睿)
群舞组
原创教学剧目一等奖:《就恋那方土》编导:王栎
表演二等奖               (园丁奖:王栎)
原创教学剧目奖
《梅娘》       原创教学剧目三等奖           编导:张云峰
《羽化灵蛇》   原创教学剧目三等奖           编导:袁莉
《杏花天影》   原创教学剧目三等奖           编导:董杰
少年组别
芭蕾舞少年组
男子组二等奖:王名轩    (园丁奖:李阿丹、林美芳、李洲)
男子组三等奖:夏俊         (园丁奖:李阿丹、林美芳、孔令琳)
女子组三等奖:王书韵    (园丁奖:张琛、钟璐)
中国古典舞少年组
男子组二等奖:郭亦鸣         (园丁奖:沈胤、张娟华、宁治)
女子组三等奖:王丹         (园丁奖:叶燕萍、倪倩云、陆妍)
女子组三等奖:谭一梅         (园丁奖:潜璐)
中华民族民间舞青年组
男子组三等奖:苏晓荻         (园丁奖:雷鸣、张敬凯、汤晓同)
男子组三等奖:刘雨桐         (园丁奖:雷鸣、张敬凯、汤晓同)
女子组三等奖:龚主         (园丁奖: 陆妍、雷鸣、叶燕萍)
原创教学剧目奖
《单行道》     原创教学剧目二等奖        编导:钟璐
《翩若惊鸿》原创教学剧目三等奖        编导:余霄
《羽人》         原创教学剧目三等奖        编导:孔德辛
(文:舞蹈学院   编辑: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