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党委书记谢巍在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2-09-28浏览次数:937

开启至善至美艺术人生新征途

——在2022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2022年9月28日) 


上海戏剧学院党委书记  谢巍



亲爱的2022级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时至金秋,天高云阔,在这个硕果累累的季节,我们相聚在昌林路校区露天剧场,举行2022级新生开学典礼,迎接来自大江南北和世界各地的610名本科和334名研究生新同学。900多名新生加入上戏大家庭,这是一个新的历史纪录。虽然大家身处不同的地方,甚至位于不同的时区,但此时此刻,你们在上戏的舞台大幕已经同步拉开,你们的上戏时间已经同步开启。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学校,代表在北京参加学习的黄昌勇院长,向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向因疫情暂时不能到校的同学致以亲切的问候,我们在上戏等你!同时,更要向一路指引、陪伴、助力你们成长的父母、师长表示诚挚的感谢!

同学们,你们是伴随新冠疫情完成高中、本科或硕士阶段学业的,甚至你们进入上戏的第一个星期,也是在线上和静默中度过的。开学初,学工部团委也特别策划了新生故事征集活动。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你们中有深受校友主演的《觉醒年代》的激励,一定要来上戏实现艺术梦想的同学,有六年来坚持在京剧舞台上刻苦磨砺,怀揣着对国粹的热爱奔赴上戏的同学,有观看综艺节目《一年级》而对上戏心生向往的同学,也有克服疫情重重阻碍圆梦上戏的同学,还有而立之年不愿随波逐流,寻找心中热爱成功考研上戏的同学……你们的求学故事和成长经历各不相同,但从你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克服困难的勇气,看到了青春的能量,看到了梦想的分量,更看到了艺术的力量。疫情三年来,你们不仅克服了生活上的不便、学习上的“随时切换”,还战胜了升学应考的各种困难压力,真是非常不容易!幸运的是,你们在这场大考面前,经受住了历练和考验,凭着“十年磨一剑,一朝试锋芒”的执着追求,叩开了上戏之门,交出了一份不负青春、不负梦想的满意答卷。每一次不寻常的体验都是攀登人生高峰的台阶,你们每一位都值得为自己鼓掌!

同学们,77年前,当伟大的抗日战争吹响胜利的号角,曾经为民族救亡而不懈斗争的李健吾、顾仲彝、黄佐临、熊佛西等进步戏剧家们,怀抱着“为国家聚戏剧英才”的初心,缔造了这座戏剧教育的巍峨殿堂。在华山路校区的红楼大厅里有一段被上戏学子代代相传的“红楼金字”,它写道:“培养一个堂堂正正的人——爱民族、爱国家、辨是非、有情操的人……”这为你们要成为一名什么样的文艺工作者,以及如何成为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这也是上戏“至善至美”校训的最初起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上戏的戏剧教育探路者们在继承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为建立具有民族性、科学化的社会主义戏剧教育体系做出了重要贡献。进入新世纪,上戏以建设一流艺术院校为己任,积极融入上海发展大局,确立了四个校区“四个中心”的战略布局和功能定位,形成了戏剧、戏曲、舞蹈、影视新媒体四个错位发展、优势互补、支撑联动的发展格局。77年的风雨砥砺,上戏实现了一个又一个跨越。从坐落于横浜桥畔的几间简陋教室到华山路、莲花路、虹桥路和昌林路各具风格的美丽校园;从话剧艺术人才培养的一枝独秀到戏剧影视学、艺术学理论、设计学、音乐舞蹈学等多学科多艺术门类的各放异彩;从博采世界范围内优秀表导演技法之长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表演艺术体系;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引领全国剧坛的莎士比亚戏剧节、国际小剧场戏剧节到如今国际剧协总部入驻上海、各类国际艺术联盟成立于上戏、全球顶尖艺术家驻足校园。77年的拼搏奋进,上戏实现了从物理空间到思想空间,从历史空间到时代空间的巨大飞跃,成为艺术教育国家队的中坚力量,形成了具有鲜明海派特征、国际视野和上戏特点的高等艺术教育发展模式。面向未来,上戏将继续秉承至善至美的校训,为努力建成代表国家水平、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高水平艺术大学而不懈奋斗。感谢你们理性而坚定地选择了上戏,这座戏剧教育的殿堂历经77年的风雨洗礼,因为你们的加入而变得更加生机勃发,相信也会因为你们的加入而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文脉接续,薪火相传。今天台下的你们,大多数都是千禧一代,你们在党的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即将召开之际走入大学,必将肩负着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重任。在此,我想提四点期望,与大家共勉。

作为新上戏人,希望你们鉴古知今,心内有历史纵横。“水有波而明其流,车有辙而后可循”,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从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到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从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史到上戏77年的红色文化传承史,这些过往的足迹构成了我们的文明基体和精神家园。作为一名新上戏人,希望你们能了解历史、以史为鉴,这样你们才能在大势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和初心始发地,我希望同学们在上海的打卡地不仅有迪士尼乐园、东方明珠、南京路步行街,还要有中共一大、二大会址、四大纪念馆,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等红色景点,你们要在红色资源的场景中亲身感受伟大建党精神,在学思践悟中激发艺术灵感,在奋发有为中放飞艺术梦想。对历史最好的致敬,是书写新的奋斗历史。你们每个人都将成为历史的书写者,成为自己历史的主人。希望同学们把个人的志向和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让你们书写的历史成为时代乐章中的悦耳音符、艺术人生中的华美篇章!

作为新上戏人,希望你们知止有定,眼中存时代大局。水流千里,终究向海;树高千尺,落叶归根。世间万物都要遵循自然规律,都要契合时代脉搏。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各种风险因素加剧放大、各种思潮相互激荡,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不确定。这可能会让你们看不清“未来”和“方向”,可能会让你们感到“焦虑”和“迷失”,从而也可能会选择“内卷”或“躺平”。希望你们学会用“韧性”应对各种重压,用“定力”回应外界变化。定力,是坚守初心、巍然不动;是从容不惊,拥抱变化;是源于对现实辩证关系的理解后清楚为何坚守。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作为上戏学子,学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永远不会变,传承共建共享共荣辱的家园精神永远不会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永远不会变,创作最鲜活的艺术形象,讲好最动人的中国故事永远不会变。希望同学们在这个多变的时代里,以“不变”应万变,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奋力去奔赴属于你的那一片山海!

作为新上戏人,希望你们崇德尚艺,胸中养人文情怀。大学生活和高中相比,更加丰富多彩。大学生活的多面性会不断释放同学们的活力,也会让你们面临成长的困惑和艰难的抉择。开学伊始,我建议大家首先思考这样一个基本问题:艺术=?。我的答案是:艺术=心术+学术+技术。艺术离不开技术和技巧,更需要学术和学养,但归根到底要拼“心术”,心术不正者何谈“艺术”。因此,艺术教育首先是人格教育。正如熊佛西老院长所说的那样:“培养人才的目标…首先应该注重人格的陶铸。”希望你们牢记“学艺先学德,做戏先做人”的道理,这也是至善至美校训最集中的体现。当然,校园的时光最直接的、或者说更多的可能是用于技术的锻炼和学术的研讨,但多年之后,你们会发现,给你们留下深刻记忆的往往不是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而是那些不经意触动你心弦的瞬间。一位戏文系的校友在回忆自己恩师的文章中就说到,“生活是创作者最丰厚的土壤,你的眼睛被什么吸引,你的情感被什么感动,你的心灵被什么震撼,决定了你的品味、高度、境界。”希望同学们把心扎进生活的土壤,不断提升个人的阅历、修养和学识,在烟火气中涵养人文情怀、磨练品行品德!

作为新上戏人,希望你们传承创新,脚下守文化根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不论何时何地,你们都不能脱离中国的文化土壤。作为新时代的上戏青年,你们要用脚步丈量大地,用眼睛发现精神,用耳朵倾听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努力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讲述者、代言人。随着艺术与科技的不断跨界融合,尤其是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时代,未来的文化创新往往来自不同领域的交叉和融合。我们要积极迎接这种新的时代变革和挑战,更要学会从传统文化精粹中汲取营养,固本培元,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同学们,你们来到上戏,投身艺术,是青春无悔的选择。此时此刻,我不禁想起马克思在17岁,和你们年龄相仿时写下的一篇文章《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在文章结束时,他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同学们,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勇敢地开启你们在上戏至善至美的艺术新征途吧。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