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戏剧文学系党总支主办的“戏文讲堂”邀请到了中国戏剧家协会原副主席、原总政话剧团团长、国家一级编剧孟冰教授。孟老师围绕《“主旋律题材”戏剧创作的几个重要问题》开展了一堂生动的专题讲座。讲座期间,孟冰老师分享了自己多年来的创作心得和体会,讲述了多部作品的创作历程,师生们得以近距离地了解到经典主旋律戏剧作品的诞生过程。戏剧文学系主任、党总支副书记陈军教授主持本次讲座,全校师生积极参与,认真聆听,受益匪浅。
孟冰老师首先强调,真诚是“主旋律题材”戏剧创作中的核心问题。创作者必须探寻到内心真实的情感,找到说服自己的理由,这样才能“落笔有神”“落笔生根”。并结合《来自滹沱河的报告》、《红白喜事》两部作品的创作历程,孟冰老师说明了要从最主要的人物行为当中找到说服自己的理由,建立真正打动、感动、催化创作者的核心。接着,孟老师回忆起《红白喜事》的采风过往,讲述自己是如何深入农村挖掘出最生动的故事,讲述中时而夹杂着方言,时而展示剧中人物的表演,十分生动,极富感染力。
随后,孟冰老师强调了“主旋律题材”戏剧创作中要有“必要的理性思考和理性推导”,回顾了《郝家村的故事》的创作过程,讲述了自己是如何从“军民共建文明城”这一选题逐步推导,最终将故事锁定在了河北省涉县郝家村,成功寻找到了郝泉水这一人物形象的历程。孟冰老师还通过《桃花谣》这部话剧,进一步强调了“命题作文”中结合理性推导的重要性。
孟冰老师特别指出,主旋律戏剧创作中要融入历史、地域、民俗文化,作为创作的根基。以《黄土谣》的剧本创作为实例:孟冰老师将地理环境从湘西置换到了晋西北;将原型人物一分为二,塑造了老支部书记和大儿子两个人物形象;将故事的时间锁定在了短短的三天。这些形式的运用使得故事与地域、民族文化相融,生动感人,不再具有漂浮感,将根深深扎在土地上。同样,《桃花谣》这一作品中的“宣纸”元素也体现了当地的文化传统,徽州女人“等待”的“命运”则负载了情感的力量。
接下来,孟冰老师以《毛泽东在西柏坡的畅想》为例,提到“主旋律题材”戏剧作品创作中要有出神入化的灵感。在写“毛泽东与粟裕”见面这场戏时,仅用三个数字便将两个人物的关系交代的清清楚楚。
最后,孟冰老师总结,从古希腊戏剧到当代主旋律戏剧,无不包含了戏剧的本体价值。英雄人物应当反映出他们身上的孤独感和崇高性,以及选择和行动。
讲座的最后一个环节,安排了孟冰老师和师生进行互动,孟冰老师解答了大家提出的问题,本次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在孟冰老师的启发指导下,与会人员对“主旋律题材”戏剧创作中的重要问题有了新的认识,拓展了创作思路,拓宽了创作视野。
孟冰老师对戏剧创作的激情,感染并打动着每一位听讲者,相信这种精神必将会激励着年轻一代不断向前,坚定心中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
文:周弼莹
图:武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