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上戏戏文系开设的研究生课程《人工智能与剧本创作》第四讲于上戏红楼开课。本次课程由上海戏剧学院姚扣根教授为同学们主讲,戏文系优秀青年教师顾飞老师主持,讲课标题为《AI编剧概况》。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在中国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各大公司纷纷发布诸如“文心一言”“KIMI”“混圆”等小程序参与编剧创作,并已顺利产出一系列作品。姚老师以我国首部AI全流程微短剧《中国神话》、央视频原创AI团队自制系列微短剧《AI看典籍》等作品为引,生动讲述了AI在影视业对于经典演绎的全新方式,也表明了我们的市场如今对AI技术在编剧工作中的应用已然持着开放的态度。不过依然不可忽视的是,一部AI作品的成功一方面依靠着智能技术加持,另一方面也不能离开传统的学科知识做基础。姚老师指出,据2019年《中国编剧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国内有超14万编剧,但每年有作品播出的编剧仅有3%,而AI正是在这种在市场良莠不齐、“故事”极其缺乏的状态下萌芽的。
“讲故事的能力”一直以来都被视为编剧的核心技能,往往也是编剧创作中的难点,如今在科技的发展之下,AI也许能够更轻松地在故事层面为我们编剧赋能:第一,在故事情节的构思上,AI会推荐很多桥段供编剧选择;第二,在整个编剧模式上,其具有查找便捷性,当需要从人物角度来看一个剧本时,可以拉出其中所有人物线,如果要寻找哪一个情节,也会标注高亮;第三,AI可以边编写边评估对照,随时提升剧本的修改;第四则是适应了微短剧的浪潮,诸如小说转剧本、一键转换脚本等功能就直接体现了AIGC给编剧带来的便利。
随着AI剧本在影视业尤其是短视频行业的兴起,事实上,从短的故事开始,故事的产生已经变得更为“自动化”。姚老师告诉大家,从长期看,生成式AI会降低创作的门槛,提高内容的供给量,而这也会进一步凸显头部内容的稀缺性,从而带动头部价值内容的长期提升。在高质量影视作品的创作过程中,AI主要承担优化部分,而非独立完成创作的核心部分,在决定作品最重要的构思、叙事结构和情感传达板块时,仍旧由我们编剧来主导。长此以往,编剧或许能成为影视产业AI化中最受益的群体。
对于大家所关心的未来人机合作编剧的趋势,姚老师说道:“编剧行业正进入到一个人机协同、共荣发展的时代,人类编剧和AI编剧将互相补充,互相促进。”AI技术对编剧行业发展和创作流程的影响巨大,无论是从效率提升、创作辅助、技艺结合的层面,还是工作的方式变革,新的职业机会的角度,AI都为我们解决了许多过去的问题,但同时一些新的问题又随之而来,AI能够为我们做到的创作程度有限,人机合作编剧的新增长点已初见端倪:就剧本优质来讲,我们还需要进行人机合作编剧的磨合训练,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我们编剧自身的艺术素养。
接着,姚老师以2023年美国好莱坞编剧罢工一事为例,谈到了编剧行业对AI的接受。从电视时代到流媒体时代,在CHATGPT引发的行业震荡后,比起轻易相信AI将对娱乐产业产生革命性改变,我们反而愈加确信了来源于我们人类自身所具有的稀缺创造性和不可替代性。“每个编剧都吃过苦,有自身七情六欲的体验与经历,而AI没有,所以真正与百姓生活相结合的故事,AI是写不出来的。当使用AI时,我们更要思考的是为什么需要‘人’?只因为情感永远在我们身上,我们和老百姓之间情感是共通的,这就是我们编剧存在的所有价值。”保留这些记忆并开拓人类的创造力,或许也是我们对AI时代的一种回应。
提问环节,对于同学们在对于人机合作编剧实践与发展领域的困惑,姚老师耐心给予启发:尽管现有AI系统的能力还无法与一名经验丰富的编剧相比,但如果将AI与编剧们配合,让编剧们修改AI生成的剧本文稿,再反向对AI系统进行优化,将会大大加速AI系统在剧本创作的“智能”提升。“我们在摸索的时候一定要学会要给自己定位,知道自己的文本里缺的是什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这是一个激变的过程,思维认知的变化最重要,其次才是实践的操作。换言之,AI也正在给予我们编剧不断尝试的可能。”
最后,顾飞老师对本次课程做出总结。面对人类自己发明的科学技术,我们始终应该保持我们对它的主导地位。然而,怎样保持这个主导地位,最终还是需要人坚持不断的学习,不断积累经验。姚老师本次讲座中的“吃苦”一词令人触动,我们只有在“吃苦”时品味、体验我们有苦有甜、精彩纷呈的生活,才能发挥我们独有的创意与情感,创作出有价值的好作品,在人机合作编剧的路上越走越好,越走越远。
文:23级戏剧影视编剧MFA 吴嘉莹
图:23级戏剧影视编剧MFA 吴丁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