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所有艺术创作的起点与终点”——《人工智能与剧本创作》课程侧记之五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4-06-01浏览次数:11

5月29日,上戏戏文系开设的研究生课程《人工智能与剧本创作》第五讲于上戏红楼开课。本次课程由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张屹南教授为同学们主讲,上海戏剧学院戏文系副主任李世涛老师主持,讲课标题为《跨媒体设计思维与AI叙事》。

首先,张老师向大家介绍了自己所深耕的媒体传达设计领域近年来的发展与理念,指出媒体与传达本质上就是一种跨学科、多感官的思维,“它可以是数字的、非数字的、电子的、日常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并与多感官的触觉、嗅觉、味觉等联动。”所谓媒体与传达,是学科边界拓宽的学科,在戏剧与舞台之上也有其多样化的呈现。

以德国包豪斯学校与戏剧及舞台艺术的渊源为引,张老师表示,百年前包豪斯剧场的学者们所提出的“总体性”一词,在人工智能时代尤为关键。人是身心具全的有机体,要将人整合进创造性舞台,成为艺术创作的起点和终点。“起点和终点中间的过程在当前时代是会极大程度被系统自动化取代的,但起点和终点一定需要我们来把控。在剧场中,我们要把声音、光色、空间、形式和运动,包括人本身这些元素集中激活,研究所有创造性媒介,才能获得对舞台的真正理解。”

随着时代与科技的与时俱进,我们作为个体,在任何创作中都面对着“信仰缺失”这一严峻的问题。当系统数据为我们算出最优解时,各行各业的“设计师”是否还有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以新媒体剧《分身·源启》、钢琴演奏会《15度万捷旎的钢琴与数字印象》等作品的创作体悟与舞台呈现为例,张老师有力回答道:“设计师或许会变得可有可无,但设计一定会变得越来越重要。”艺术创作的任何一环都需要具有设计思维,并且要学会从过去的“工匠造物”革新为“造思想,造思辨”。

在AI时代,我们于思辨中反而要知道“回归”的重要性。“我们并没有把AI或者AIGC当成很新的事情,它的确是高科技,但对我们的学科来说,AI不过是数字技术发展必经之路,我们自始至终都没有远离过它。”张老师与师生合作的媒介屏幕合作呈现的身体剧场、偶戏传感控制的虚拟木偶演绎、舞蹈动作捕捉与AI生成进行创作的戏剧创作等等实践皆表明,与机器共生、探讨虚拟、真实世界和人之间的关系也恰恰是我们戏剧学院各专业所擅长的板块。

此外,就技术思辨的议题,张老师启发大家要学会设计“无用的内容”:“以前的设计都要为人服务,要“有用”,但设计虚构很像我们写一个虚构的情节剧作,价值在于引发别人思考。要通过想象力构造一个内容,来表达你对技术、时代的认知。”例如,AI音乐叙事演出《漫歌行》就将传统文化评弹与高科技机械臂结合,通过演员一人分饰两角,吟唱讲述主角与虚构女歌手之间的感情和过往经历。机器学习老上海时代的几百首著名传统歌谣,做了各种各样的再演绎,再加上机械臂的感知系统,可以看到周围观众的数据,并使观众用手机灯和机械臂摄像头进行交流。人机共同完成一首歌曲演唱的此刻,AI于我们的作用即是对过去整个时代的怀旧、传承与致敬。

最后,张老师以包豪斯学派的名言作结:“工匠与艺术家互不相轻,亦无等级隔阂,将建筑、雕塑、绘画等融为一体。”

李世涛老师对本次课程做出总结。从造物到造思想,张老师所提出的观点与上海戏剧学院的教学思想有着不谋而合之处。我们被流行文化、大众文化、消费主义所包裹,处在后现代思潮的浪尖,艺术的确定性和严肃性正在不停地被消解,随着技术的革新,我们正面临着更多挑战。在这种环境下,要表达艺术家的个性与创意,就必须回到艺术创作本体,明白所有的设计都要尊重本体,新科技的使用在现场表演中应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发挥什么样的价值,其起点和终点正是我们人类自己。


文:23级戏剧影视编剧MFA 吴嘉莹

图:23级戏剧影视编剧MFA 吴丁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