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戏剧学|面对人工智能的上戏探索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4-07-18浏览次数:325

在中国共产党上海戏剧学院第三次代表大会上审议通过的报告,作为今后一段时期指导上戏各项工作的行动纲领,明确提出了在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勇当艺术院校排头兵的奋斗目标。

党代会报告指出,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元宇宙等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革命正在重塑艺术生态。上戏作为一所特色鲜明、声誉卓著的高等艺术院校,要以更加迅速、更加积极、更加有力的姿态开展面向未来的学科专业探索,变革人才培养模式,紧跟时代发展步伐。

在人工智能的时代背景下,上戏如何积极推进艺术教育的变革与发展?对于这一时代之问,上戏人在思考的同时,更开始了可贵的实践探索。

 

《上海戏剧学院课程、教材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是一份即将面向全体教职员工正式推出的文件。

虽然文件尚未发布,但学校有关部门表示,这份文件明确地透露出一个信号:学校正在积极谋篇布局,依托上戏教育教学的历史优势,确立一引三融建设体系。

一引三融,也就是以思政为引领,推进专业融汇、科艺融合、产教融通,全面推进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形成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新模式。

科艺融合板块,将重点围绕未来戏剧学学科建设,在本硕博三个层面融入人工智能+艺术,探索教师引导、学生主动、AI进课堂的师--生互动的三元智能化教学新模式,创建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构建人机协同艺术类教学新样态。

 人工智能与教学交流调研会

 

随着戏剧影视创作方法与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文化数字产业规模持续壮大等趋势日益明显,高等艺术院校亟待构建相应的专业培养体系。为应对这一需求,智能影像创制数字演艺设计两个新专业正式进入了申报流程。

智能影像创制专业,围绕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智能影像制作人才的目标,构建系统的智能影像创制课程体系,覆盖影视制作的各个环节,包括人工智能影像、3D建模、动画制作、特效合成、虚拟摄影、影视编导等理论和实践课程。同时注重跨学科知识的融合,如:计算机图形学、影视艺术等相关学科,课程设置与行业需求紧密对接,业内专家参与教学及实训指导。

数字演艺设计专业,立足文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国家战略,秉承艺术为魂、科技为翼、创新为道的育人理念,以数字演艺为本体,面向智媒融合的行业趋势,聚焦尖端科技如数字时代信息科技、智能科技等在数字演艺中的应用,着重培养了解数字演艺设计与制作全流程,掌握前沿数字智能技术文理兼备的跨学科复合型高端人才。

与此同时,上戏也将鼓励二级院系积极探索人工智能领域微专业建设,把一引三融不断做深做实。

 

不久前离开学校的2024届上海戏剧学院本科毕业生中,出现了一个现象:多位学生在深造时,选择了攻读理工科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这一现象的形成,与上戏近年开展的教学探索有紧密的联系。

一方面,学校全面优化升级通识选修课跨界拓展模块,整合校内外师资,将科学与艺术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科学原理和艺术创作的魅力,面向全校学生常态化开设《艺术与人工智能应用》《游戏策划》《数字化生存新机遇》等课程。

另一方面,在专业课程上根据自身特点和艺术特性,大力建设了30余门AI+课程,如:AI+舞台美术、AI+电影、AI+数字艺术、AI+编剧、AI+播音等方面,运用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艺术教育,提升学生数智素养,增强学生艺术创作与科技运用的综合能力。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其中的几门课程。

《戏剧与投影》课程,利用人工智能辅助创作大量当代视觉图式,结合剧目特有的舞美与构图,形成新的视觉语汇与投影展现,将课程的投影教学融入实际的创作案例之中。

《多媒体设计与制作》课程,鼓励学生利用AIGC工具,制定自己个性化的学习计划,根据自身习惯自行选择需要学习的软件工具。

《数字化生存新机遇》课程,基于元宇宙概念和人工智能艺术,以案例分析与实践教学为方法,让学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设计自己的作品,或尝试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全流程创作艺术作品,发挥个人的创新潜力,为学生提供一个理解和掌握数字智能的重要平台。

《新媒体写作》课程,引入AIGC文字影像工具,从情节构思、角色塑造、情节分支设计、故事章节规划、情感共鸣构建五方面协助学生进行更为生动且富有交互性的叙事影像创作。

《主持人语音基础》课程,融合AI+贯口写作,根据传统贯口《报菜名》《报花名》等数据投喂进行AI训练,生成AIGC的贯口,并用讯飞智作生成声音,与真人播报进行对比分析,加强语意和情感色彩。


近年来,上海戏剧学院的舞台美术系、创意学院、电影学院等不少院系都在积极探索人工智能赋能专业教学,已初步形成一系列举措和成果。

舞台美术系推出四大创新举措,包括:建设舞台美术综合教学创新研究平台,成立中国数字演艺教育联盟,召开数智时代中国舞台美术高等教育大会,完善跨院校合作机制。

舞美系近期联合中国舞台美术学会主办突破与攀升:数智时代中国舞台美术高等教育大会,邀请全国28所高水平艺术院校代表,从人才培养、高新技术、创作实践、理论探索等多个方面分享最前沿的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共同探讨舞台美术教育在数智时代的发展新战略、新路径,推动新质生产力条件下,我国舞台美术教育与行业发展的深度融合。

此外,舞美系还联合了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研发行业首个舞美设计AI助手,以中国舞台美术实践教学创作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数智化技术与传统舞台美术设计融合的可能性,强化中国舞美设计学术话语权。

创意学院教师撰写的《人工智能艺术》(作者:陈永东、张敬平、朱云),2022年被立项为校级规划建设教材,计划于今年下半年出版

该教材涵盖了人工智能艺术的缘起、人工智能艺术的创造力与动机、人工智能创作艺术的情感与意识、人机协作创作艺术时的主体性、人工智能艺术的价值及审美判断、人工智能艺术的主要种类、元宇宙中的人工智能艺术、利用人工智能传承及转化优秀文化、人工智能艺术的版权管理及升值、人工智能艺术的传播与营销等内容,体现了艺术+科技+管理交叉融合的鲜明特色,可运用于全校本科生的通识选修课,并满足社会人士的学习需要。

此外,创意学院师生还参与了中共一大纪念馆的《数字一大·初心之旅》,上海博物馆东馆的《考古上海》等项目,在项目中创新性使用AI辅助设计、AI语音交互、AI优化图形渲染和AI数据分析标记地图等技术提升工作效率和信息处理能力。

电影学院AI科技公司合作研发AICG市场应用端,运用学术理论、艺术实践与相关企业探索产业新思路,深化产教融合。
   
学院定期与科大讯飞在AI配音、声音驯化、AIGC生成影片等领域进行“AI+课程的产教融合尝试。此外,在与上海电影译制厂的实践教学基地合作时,也在积极探索影视配音人才面对AI声音市场的危机应对策略。

舞蹈学院2024国际舞蹈日系列活动中,以舞蹈:变革的律动为主题,围绕数字技术与舞蹈”“‘未来舞蹈学的学科建构与人才培养等议题,呼应人工智能、数字技术所引发的艺术走向的问题,探讨在时代变革的背景下,舞蹈在媒介、身份、表演、创作、教育、传播等方面的新路径。

 

近年来,上海戏剧学院的创作和演出,越来越多地运用到人工智能技术,并孵化出具有代表性的案例。

机器人戏剧《巨物之城》作为上海戏剧学院和上海理工大学科艺融合创作项目,以及数字演艺集成创新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成果之一,聚焦人机共生的时代下,人机共有的情感、记忆、抉择与算法、逻辑之间的冲突矛盾。

作为一部艺术与科技融合的新型戏剧,《巨物之城》有三个特点:一是探索新的多媒体剧场形式与场域呈现,以多媒体和AI技术为脉络嫁接,展现会呼吸的空间;二是人机交互跨界新实验,以真人演员对戏机器人,实现舞台上新的人机交互;三是艺术科技融合新创作,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使机器人在剧中演绎自身角色,呈现关于未来人类与机器人生活的真实预演。

   荣获2023年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示范十佳案例的沉浸式戏曲《黛玉葬花》,则是对古老戏曲表现形态的创新。

这一作品在场景概念设计上利用XR技术,将虚拟场景与现实舞台相结合,创造出梦幻般的视觉效果。观众仿佛置身于大观园之中,感受着戏曲艺术之美、《红楼梦》意境之美、林黛玉形象之美。

人物概念设计上,通过3D建模和绿幕技术,将角色形象生动地呈现在舞台上。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都经过精心设计,力求达到逼真的效果,同时结合AI技术赋予数字人情感识别和生成: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和情感分析技术,分析玩家的对话内容和语气,并根据分析结果调整角色的情感表达。

在实现作品的交互逻辑方面,引入了AI辅助编程的方法,教授学生如何利用AI工具进行编程。这一过程不仅提高了作品的技术含量,也拓宽了艺术创作的视野。它不仅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也为艺术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AI技术的辅助,艺术创作变得更加多元和开放,为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将成为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引擎。作为艺术院校,上戏将更加积极通过人工智能赋能教学、创作、演出等,推动艺术高等教育不断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