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9日,上海戏剧学院和黄浦文化旅游集团联合出品的原创话剧《同学少年》,作为2024秋开学季“第一课”,在中国大戏院成功进行了首轮演出,引发广泛关注与热烈反响。
话剧《同学少年》取材于纪实文学作品《炮弹壳、小提琴和降落伞》,演绎了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的一个真实故事。抗美援朝战争暴发后,上海比乐中学的几位学生毅然放弃优越的学习和生活条件,携手报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今天,已经很少有人知道这一事件,而当时它却轰动了大上海。《同学少年》则把人们带回那个年代,展现在炮火中完成的成长与蜕变,以及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之间的抉择与坚守。剧中不仅有儿女情长的细腻描写,更有家国情怀的宏大叙事,两者相互交织,共同谱写了一曲激情洋溢的青春之歌。
编剧钱珏用歌曲、快板、小提琴以及中国诗词将艺术情感层层推进。剧中,以《沉思》为代表的小提琴曲目,舒缓了紧张的剧情却又将情绪推到了顶峰。此外,辛弃疾的诗也让战场上的“金戈铁马”仿佛就在眼前。
最初听说要导一部抗美援朝主题的作品,导演马俊丰内心是拒绝的。战争题材优秀作品有很多,但同质化趋势也很厉害,他不确定能够推陈出新。但在看到口述实录《炮弹壳、小提琴、降落伞》后,他被少年的果敢和勇气深深感染,澎湃的情绪在心中汹涌了好几天。
《同学少年》剧组,看完钱珏的剧本,这种震撼再度升华,他只觉得“血往上涌、泪往下流”,“一方面是少年怀揣着家国情怀奔赴战场激荡着心灵,另一方面是上海家中亲人的牵挂让人揪心。”剧中,马俊丰保留了口述实录和剧本中浓墨重彩的桥段,在保留每个篇章“拳拳到肉”的情感真实基础上进行了时空结构的调整,运用灯光把朝鲜战场和上海小家的场景重叠在同一个舞台时空。
创排话剧《同学少年》,马俊丰力求“用艺术的真实碰撞历史的真实”。避免多媒体和繁复的舞台形式喧宾夺主,而是“返璞归真”,让观众注意力聚焦演员的表演。他说:“这部作品中,最动人的是同学少年的家国大爱,是青春的内心激荡的情怀。我们的演员平均年龄21岁,我要做的就是展现他们的赤子之心。”
挖掘这一题材并全力助推话剧《同学少年》搬上舞台的是上海戏剧学院创作中心主任魏东晓。眼光独到的他很快发现了这部作品主题的稀缺性和独占性,他说:“上海舞台剧同类题材,目前仅有改编自同名电影的《英雄儿女》面世。而在聚焦抗美援朝题材的作品中,《同学少年》的切入角度十分独特,作品主人公是上海比乐中学的几名初中生,它承载着一段上海的历史。”
《同学少年》上演后,评论界纷纷予以好评,认为“主创抓住了事件的核心,聚成了全剧的主旨,在“人”“家”“国”三者的关联度上下足了功夫、做强了文章。更重要的是,该剧通过中共地下党员、比乐中学教师胡老师教导孩子们的话语——老一辈人打仗、流血和牺牲,是为了让后一辈人安心地学习、舒适地工作和幸福地生活。此番话不仅彰显了中国抗美援朝的正义性,更昭示了和平理想,使历史感与当代性得以接通。有理由相信这一永恒的思想性将在所有抗美援朝题材的文艺创作中,赢得其应有的地位和影响”。(引自胡宇锦《青春,在炮弹壳、小提琴和降落伞间成长》)
上海戏剧学院党委书记谢巍观摩演出后,向剧组表示祝贺,并特别对参演的上戏学生们说:“儿女情长,家国情怀,礼赞少年,祝贺同学——为上戏原创点赞”!(本文部分文字来自《上海初中生结伴投身战场,这段往事再次被讲述……》一文,作者:诸葛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