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戏剧(学)倡议与上戏实践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4-12-25浏览次数:13

在日前举行的“面向未来的戏剧学:上海戏剧学院国际青年学者论坛”上,上海戏剧学院党委书记谢巍发表了题为《未来戏剧(学)倡议与上戏实践》的主旨演讲,全面阐述了上海戏剧学院提出未来戏剧(学)的背景,关于未来戏剧(学)的实践探索以及相关构想,为人们深入理解未来戏剧(学)打开了一扇窗。


未来戏剧(学)倡议与上戏实践



戏剧艺术发展根源深远,历经数千年演进,并在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互鉴中,逐渐铸就了当下生机焕发、蔚为大观的丰富样态。

在上世纪80年代,戏剧发展曾一度陷入困境,面对“戏剧出路何在”的时代之问,中国戏剧界展开了一场“戏剧观大讨论”,上戏作为其中的主阵地,曾引发了现象级的文化事件。

进入新世纪,包括戏剧在内的艺术表达方式和技术呈现极度多样而复杂的图景,剧种边界、剧场空间、视听媒介、观演关系等正在经历深刻变革,戏剧发展再度面临时代叩问。因此,主动构建未来戏剧(学)、积极探索未来戏剧“新天地”,理应成为艺术院校的大学使命和学术担当。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擘画了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一体化战略远景,强调要“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积极“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教育强国建设更是进一步提出了要布局未来学科。这些国家战略层面的重要部署,深刻印证了艺术与科技的创新融合必将成为未来艺术发展的重要路径,也是催生未来戏剧(学)的宏观背景,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时代大趋势塑造新动能。历史经验表明,科技变革是社会进步、文化兴盛的主要推动力。当前,生成式AI、元宇宙、虚拟现实等前沿科技正不断拓展艺术边界,新质生产力在艺术领域的新动能、新优势得到深刻彰显。“山雨欲来风满楼”,这些新兴现象势必会引起艺术领域变革,进而对艺术理论、学科和艺术教育等带来全局性影响。艺术院校唯有“奋力一跳”直面冲击,自觉建构面向未来的艺术学科、学术、话语体系,方能抓住机遇、蝶变焕新。

二是文化大发展催生新业态。随着我国经济持续转向高质量发展,高品质文化供给愈发重要和紧迫,多种文化业态此起彼伏,加速迭代,历经“铅与火”“光与电”再到“数与网”的重大变革,并在“智与云”的赋能下,文化新业态不断涌现。如何培育发展面向未来的艺术产业,推动艺术发展向“新质”提速前行,既是满足人民群众更加多样的精神文化向往的需要,也是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路径。

三是范式大转型呼唤新视角。当前,人们的戏剧观念已经悄然被新的样态、新的技术、新的场域所“变通”。戏剧学研究范式在传统“史论评”的“回望式”研究基础上,需要开拓面向未来的创新融合、前瞻探究的“展望式”研究,但目前仍处于缺失状态。未来戏剧(学)的提出,正是对时代新语境下戏剧学研究范式的积极回应和主动探索,以不断适应新时代的艺术研究新要求。

四是学科大格局注入新活力。新版学科目录调整后,艺术门类下的学科建设具有学术研究和创作实践的双重功能,当下艺术创作中遇到的新问题、创造的新经验,需要理论层面的总结、构建,并应用于新的艺术实践。我们亟须探索和研究在未来社会、科技和文化背景下,未来戏剧的形态,创作方式,创、演、观的关系,以及传统戏剧的未来表达,戏剧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变革和应对等议题。当然,这样的学科建构应当是一个开放动态、持续更新、不断完善的过程。

今年上半年,自上戏首次发出构建未来戏剧(学)的倡议后,全校迅速响应、纷纷开展探索。经过一年实践,在人才培养、创作实践、理论建构等方面形成了丰硕成果。

人才培养方面

一是明确顶层设计。正式确立思政引领、专业融汇、科艺融合、产教融通的“一引三融”人才培养模式,出台课程教材三年行动计划,重点围绕“未来戏剧(学)”学科建设,在本硕博三个层面融入“AI+艺术”,探索“教师引导、学生主动、AI进课堂”的师-机一生互动的三元智能化教学新模式。

二是优化专业方向。申报智能影像创制、数字演艺设计等新专业(目前已进入教育部审批阶段),鼓励二级院系积极探索AI领域微专业建设,开设“未来影像设计”“艺术科技”等新研究方向,引进和培养一批具有数字媒体技术和AI背景的师资,切实提升传统专业的智能化水平。

三是更新课程教材。一方面,全面优化升级通识选修课跨界拓展模块,面向全校常态化开设《艺术与人工智能应用》《游戏策划》《数字化生存新机遇》等AI通识课程。另一方面,在专业课程上根据自身特点和艺术特性,大力建设“AI+”专业课程。如:《人工智能导论》(朱云)、《小说改编与大戏创作》(刘艳卉)等。截至目前,在今年已立项的21门校级重点课程中,有13门为“AI+”课程;9项市级重点课程中,有4门为“AI+”课程,AI含量不断提升。此外,积极开发“AI+”教材,即将出版《人工智能艺术》(作者:陈永东、张敬平、朱云)等体现“艺术+科技+管理”融合特色的教材。

创作实践方面

一是强化平台支撑。早在2004年,学校在市科委支持下,成立上海市虚拟环境下的文艺创作重点实验室。2014年,学校数字演艺集成创新文旅部重点实验室又作为首批文旅部实验室正式落地运行。多年来,实验室聚焦数字文旅、虚拟制片、大空间虚拟现实等应用领域,集合AI、大数据、物联网、扩展现实等科技手段,为校内戏剧、戏曲、舞蹈等专业积极开展智能创作实践提供了全流程设计与创作平台。今年,还围绕“AI+演艺”积极推进实验室落地建设,切实打造AI应用新场景。

二是突出产教融合。一年来,学校紧跟科技前沿,积极对接产业,与中兴、上海仪电、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等头部企业和科研机构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并携手复旦、交大、同济、上理工等知名高校,共同在产业导师、平台应用、项目合作、人才培养等方面达成了不同布局的合作,产教融合导向鲜明,科艺融合持续发力。

三是开展前沿创作。依托实验室平台,开展重大前沿创作项目7项,如推出“数字一大·初心之旅”大空间VR沉浸式体验展,并精彩亮相于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基于XR的沉浸式戏曲《黛玉葬花》,对古老戏曲表现形态积极创新,获评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示范“十佳案例”;创作机器人剧场《巨物之城》,作为学校与上理工科艺融合创作项目,实现了舞台上新的人机交互等。此外,上戏舞美系正携手复旦大学,联合开发“AI舞美设计助手”,目前已取得阶段性进展,完成算法框架搭建与前期重要演出语料收集与数据标注。

理论建构方面

一是首创首发。为应对人工智能之变,第一时间谋划布局,明确提出未来戏剧(学)的建设构想,并率先发声,在《文汇报》开辟专栏集中推出学校学者关于未来戏剧(学)的相关观点与思考,并于《光明日报》刊文《艺术院校如何应对人工智能之变》,进一步阐述了艺术院校要创新艺术理论、构建面向未来的学科专业新格局和变革教育教学的必要性。

二是汇聚共识。为深化与拓展未来戏剧(学)的内涵与外延,组织开展与人工智能相关的研讨会和讲座30多场,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和学者进行学术交流与研讨,如举办“突破与攀升:数智时代中国舞台美术高等教育大会”“智慧赋能——全媒体播音主持人才培养:新技术新机遇”等学术研讨会,影响广泛。各院系也立足实际,围绕AI+舞台美术、电影、数字艺术、编剧、播音等开展理论探索与实践,不断明确未来戏剧(学)的建设内容和研究方向。

三是各界联动。进一步打造院校、校企联动互助、协同提质、创新发展的交流平台,如成立“中国数字演艺教育联盟”“全国数字演艺产教融合共同体”等组织,以产教融合、学科交叉为切入点,探索AI赋能艺术创作的新模式、新技术、新方法,为未来戏剧(学)建设提供了支撑。

如今,全球高等教育已迈入“智慧教育元年”,未来戏剧(学)的建设也正迎来关键时期,上戏将继续坚定以“领跑者”姿态探索实践,进一步推动未来戏剧(学)发展。

一是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未来戏剧(学)着眼于未来,但其根本落脚点还是立足于文艺,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确保学科建设的正确方向和价值取向。一方面,在未来戏剧(学)的创作研究实践中,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观察和理解,比如发展、扬弃的观点,文艺作品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等,精准把握当下社会脉搏。另一方面,发展未来戏剧(学),也是未来的人民的戏剧学,必须高扬“人民性”,坚持把“以人民为中心”贯穿于未来戏剧创作各环节全过程,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吹响智能时代前进的号角。

二是积极构建“1+1+3+X+Y”资源支撑大平台。具体而言:第一个“1”是指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积极推进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的未来戏剧(学)建设;第二个“1”是指新成立的“AI+演艺”市级战略创新团队,以未来戏剧(学)为核心,面向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创设“AI+演艺”学科体系,构建演艺人才培养新范式;第三个“3”是指依托的三个实验室平台,即正在推进的以“AI+演艺”实验室为主体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平台,以文旅部重点实验室为主体的数字多媒体交互平台和以科委重点实验室为主体的虚拟演艺技术应用平台,从而形成具有上戏鲜明特色的实验室集群和演艺技术创新链,努力打造适应当前技术发展趋势的科艺融合综合平台;第四个“X”则是鼓励支持校内师生积极参与学校未来戏剧(学)研究建设;第五个“Y”则是邀请有志于未来戏剧(学)研究的社会各界学者和艺术家们共同加入。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个大平台的搭建,能够进一步整合资源、汇聚人才,为未来戏剧(学)的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三是开展“揭榜挂帅”实施有组织的科研。学校后续将以“揭榜挂帅”等方式,推出一系列重点研究课题和方向,组织专项团队开展研究突破,以期进一步廓清未来戏剧(学)的内涵与外延,深化未来戏剧(学)理论体系建构,切实勾勒出未来戏剧(学)的“实景画”和“施工图”。同时,积极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研究机构、先进企业合作与交流,加强联合培养与项目孵化,共同推动未来戏剧(学)成果在艺术产业中的应用与发展,强化成果转化与应用示范。

四是不断深化“一引三融”人才培养模式。开展未来戏剧(学)研究,归根到底是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艺术人才,最终还是要落实到人才培养质量上。为此,学校将继续以“一引三融”培养模式为牵引,打造主动适应时代发展趋势的学科专业、课程教材等,紧密对接前沿科技产业,拓展“AI+”艺术教育应用场景,更加注重学生价值观的塑造、创造力的培育和人机互动能力的强化。前不久,上戏决定将创意学院更名为艺术科技与管理学院,其目的就是打造集创新型、平台型、通识型于一体的新型学院,以期在科艺融合、实验室建设、通识课建设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未来戏剧(学)的提出与实践是上戏响应时代发展需求、履行大学使命的重要战略举措。上戏将始终秉持开放包容的姿态,期待更多的学者朋友们能够加入未来戏剧(学)的探索与实践中,共同开创未来戏剧(学)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