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0日至26日,由上海戏剧学院主办、何雁教授发起的国际戏剧大师表演方法集训课程——2025·杰米多夫方法大师班圆满落幕。
作为俄罗斯表导演教育领域的里程碑式人物,尼古拉·瓦西里耶维奇·杰米多夫曾深度参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核心建构工作,其表演方法在继承斯氏体系精髓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发展了以灵性-觉醒为核心的有机训练方法——通过激活演员的生理感知与心理直觉,引导其突破理性思维的桎梏,直接抵达潜意识创作领域,这一训练方法开启了当代表演艺术教育的先河。
课程全程由杰米多夫方法杰出传承者、杰米多夫方法世界级专家阿丽萨·阿赫梅季耶夫娜·伊万诺娃教授主持。
她通过感觉-灵性-潜意识三重维度的递进式训练,解构了演员培养中固化了的模式。该方法有效地激发学员的原始生命冲动:在假定情境中,学员逐步实现从技术性表演到生命体的表达的质变,其角色塑造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张力。该方法中独创的第一反应的反射式行为生成机制,使演员能自然释放被社会规训所压抑的原始能量,其训练效果在当代戏剧与影视教育领域具有突破性意义。
本届大师班的学员来自多元领域,既有影视行业著名的演员,如:金世佳、袁姗姗、张彬彬等,也有艺术行业的优秀从业者,还有艺术高校的专业教师以及国际著名大学的毕业生。
在第一天上午的开班仪式上,上海戏剧学院何雁教授介绍了本次大师班的整体概况与授课专家,并对学员们的到来致以热烈欢迎。之后,阿丽萨教授在杰米多夫方法学术讲座里,分享了杰米多夫的生平、表演方法的形成历程以及核心要点。
在大师班的课程中,学员们从倾听内心的声音入手,于空间里跟随内心的冲动探寻身体的自由。借助“音阶”练习和空间探索,使身体与环境建立关联,感知环境中的一切对自身产生的影响,并依据第一反应展开行动。
阿丽萨教授带领学员们围绕杰米多夫方法的核心训练——小品,循序渐进地开展了一系列文本练习,通过放空思绪,进入中性重复文本,从而再回归生活,凭借第一反应的本能直觉与对手的生命相互碰撞,让文本随着生命自然地流淌而出。
在大师班的后期,阿丽萨教授以安东·契诃夫的戏剧《三姐妹》中的文本为创作素材进行练习,经过前几天的直觉训练,学员们在情境中获得角色身份后,能够娴熟地跟随自己的“第一反应”与对手开启生命的交流,学员们依靠本能直觉思考与行动,与角色达成灵性的契合与统一,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训练效果。
3月26日下午,何雁教授作了题为国际戏剧大师声音训练方法的讲座,详尽介绍了他曾引进的当今世界极具影响力的两位声音训练大师克里斯汀·林克莱特、凯瑟琳·菲茨莫里斯及其声音训练方法,在讲座的最后,何雁教授简要介绍了他自2010年起成功引进至国内的十多个国际戏剧大师表演方法。随后,在本届大师班的结业仪式上,阿丽萨教授以及学员代表,上海戏剧学院毕业生金世佳、优秀青年演员于果儿分享了此次大师班的体验,上海戏剧学院毕业生张彬彬、美国帕森斯设计学院毕业生孔美琪为阿丽萨教授佩戴了上海戏剧学院的金色校徽。最后,由何雁教授和阿丽萨教授为学员们颁发结业证书。
未来,何雁教授将继续引进对二十、二十一世纪产生深远影响的国际戏剧大师表演方法,并将这些国际前沿方法的基础训练、文本训练以及剧目排演,同国内戏剧与影视表演的实战有机整合,从而构建完整的演员训练系统,为推动我国表演艺术实践、表演艺术教育及理论研究的发展做出努力。
(文:张煊 图:宿帅、刘卓 编辑:榕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