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多语种领略《牡丹亭》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5-04-24浏览次数:14



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教师党支部与华东理工大学外语学院专业教师党支部联合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共读经典活动。



本次两院系共读的经典,是汤显祖所著的《牡丹亭》。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对青春版《牡丹亭》给予高度评价,指出“青春版《牡丹亭》,确实年轻人爱看。舞台、服装、人物,都非常美。”两个支部此次以多语种方式共读这部名作,既是倡导经典阅读,又是对文化自信的回应。



曾在上海昆剧团工作过的上戏戏文系党总支委员朱锦华教授,在昆曲研究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她介绍了明传奇《牡丹亭》的创作背景和艺术特色,重点讲解了第十出《惊梦》前面“游园”部分的结构层次以及背后的文化内涵,解析了曲牌【皂罗袍】的意境之美。



随后,上戏戏文系教师党支部委员周南老师用纯正的昆腔唱起《牡丹亭·游园》中的名曲【皂罗袍】,与此同时戏文系博士研究生李凯迪则配以杜丽娘的舞蹈身段,演绎这精彩的一幕。在一曲一舞间,杜丽娘的形象呼之欲出,戏曲唱词的清幽雅丽使人久久回味。




华东理工大学外语学院专业教师党支部的教师们都是外语教学和翻译能手,张之燕、王慧、杨吟、张凤云、万灿红、戴秋霞等老师,分别朗读并评析了用英、日、德、法四种语言翻译的皂罗袍】。不同语种以各自的神韵,充分传递了中华经典的魅力。


在交流环节,两院系教师围绕中国戏曲的国际传播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华东理工大学外语学院专业教师党支部书记张之燕,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教师党支部书记李冉,还分别介绍了各自支部的党建工作特色品牌以及党建引领下取得的教学、科研成果。


上戏戏文系党总支书记方军在总结中表示,以多语种视角审视中华经典戏剧作品,表达了我们对于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热情关切,也体现了文明交流互鉴。期待两个支部建立起长效机制,通过支部共建,推动跨专业交流合作持续深化。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