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晚,由民建上海市委和上海戏剧学院联合出品的大型原创话剧《国士》第二版在上海戏剧学院实验剧院首演。
全国政协副主席、民建中央常务副主席秦博勇;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建中央副主席孙东生;民建中央副主席、民建上海市委主委解冬;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原副主席、民建上海市委原主委周汉民;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民建广西区委主委钱学明;四川省政协副主席、民建四川省委主委谢商华;陕西省政协副主席、民建陕西省委主委李忠民;中共上海市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市政府侨办主任董依雯;中共上海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王霄汉;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高韵斐;中共上海戏剧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黄昌勇等出席首演仪式并观看《国士》。
秦博勇在首演仪式上致辞。她指出,在中国民主建国会成立80周年之际观看《国士》首演,既是开展“传承民建优良传统,厚植爱党爱国情怀”会史大学习的具体体现,也是推进“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走深走实的生动实践。她要求,要始终不渝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要以高水平履职展现新时代民建担当,将民建所长与中心大局所需结合起来,履行好参政党职能,做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要持之以恒推进作风建设和廉洁建设,以严实的会风会纪夯实多党合作发展根基,发挥好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效能。
话剧《国士》截取了黄炎培自1903年至1949年间的几个人生片段,以“黄炎培三别上海”为主线,展现了他跨越半个世纪的奋斗历程,勾勒出他兴职教、赴延安、创民建的生命轨迹。三次离别,三次跨越,黄炎培先生以“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在时代洪流中抱定救国兴邦的理想,始终把个人命运与祖国的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和富强紧紧联系在一起,最终找到了“跟共产党走,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光明之路。话剧通过还原历史情境的细节、刻画人物内心的挣扎与坚守、营造跨越时空的意境,让“窑洞对”中“历史周期率”的叩问不停留在事件表面,更深入到对人性、信仰与时代精神的探讨,使观众在剧情中感受历史的厚重与思想的张力。
首演开始前,秦博勇、解冬与前排就坐的黄炎培曾孙、黄竞武孙子黄翔,姜化民儿子姜孟文、张綗伯孙女张静明、黄墨涵曾孙女黄立立和冷遹曾外孙张超等民建先贤后代一一握手。
首演结束后,秦博勇、孙东生、解冬、周汉民等会见了上海戏剧学院电影学院副院长、民建上戏支部主委董健为导演的主创团队。
民建中央调研部部长何民、社会服务部副部长于艳斌;民建中央财政金融委员会主任李瑶;民建山东省委主委庄文忠、贵州省委主委陈婷婷、云南省委主委苏莉;民建上海市委副主委钱雨晴、黄冬梅、胡开颜,原副主委张兆安;上海戏剧学院党委副书记胡敏,上海戏剧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周银娥;来沪参加中国风险投资论坛的民建中央及各省级组织带队领导和会员;各兄弟党派上海市委、市知联会、市职教社领导及上海民建会员代表等近900人观看了12日晚的首演。
9月13日下午、晚上,《国士》再连演两场,三场演出座无虚席,2700余名观众观看。今年以庆祝民建成立80周年为契机,民建上海市委启动重排《国士》项目,对人物、剧情、结构进行了全面优化,在思想深度与艺术表达上实现了新的突破,在创作与呈现上亮点纷呈,大力弘扬黄炎培等民建前辈先贤们与党同心、爱国为民、精诚合作、敬业奉献的优良传统,引导广大会员铭记多党合作初心,巩固思想政治共识,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做出更大贡献。(来源于“上海民建”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