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校徽,一份厚重的跨越八十载光阴的艺术使命传递。从烽火中走来的“艺术报国”初心,到新时代“至善至美”的求索,在上海戏剧学院80周年华诞和上海戏剧学院电影学院成立30周年之际,一场庄严而温暖的传承仪式,在电影学院拉开帷幕。
10月16日,上海戏剧学院电影学院“我们的80年”主题党日暨2025级新生戴校徽仪式隆重举行。这不仅是一场新生入学教育,更是一堂融合了党史、校史、院史与艺术理想的“大思政课”。上海戏剧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徐咏,上海戏剧学院原副院长、电影学院创始人之一张仲年,以及来自校地共建单位的领导嘉宾与学院师生齐聚一堂,共同见证2025级新生正式成为“上戏人”的神圣时刻。
溯源·八十载光影回响
仪式在研究生带来的情景讲述《一封跨越80年的信》中开启。80年前,上戏先辈们“以戏衣为戎装”,在战火硝烟中点亮“艺术报国”的信念之光。
“我自己也同样非常幸运,我和母校同龄。”电影学院前身“电视艺术系”的创办者、80岁的张仲年先生精神矍铄地站上讲台,将一段尘封的历史娓娓道来。从虹口横浜桥边的初心,到华山路的正式启航,再到如今昌林路校区的崭新图景,张老师个人的成长史与上戏80年的发展史交织辉映,让历史变得鲜活可感。他寄语新生:“要求真、扬善、尚美……努力成长为AI时代科艺融合的复合型人才”。
共建·携手开启新篇
横浜桥边的初心,见证着上戏与虹口的深厚渊源。仪式上,沙扬老师与高臣书记分别代表上戏电影学院教师党支部、上海市虹口区教育考试中心党支部举行了庄重的结对共建签约仪式。双方将在未来携手共进,为艺术教育与社会服务贡献更多力量,共同开启一段跨越时空的新合作篇章。
嘱托·为青春引路护航
艺术是照亮灵魂的灯塔,教师党员便是引路人。王培、程功、冯含露、曹烨四位教师党员代表依次发言,分享了他们的教育初心与艺术感悟。
王培老师强调,教师党员的责任就是“把信仰的种子种进年轻的心田”。
程功老师则从校徽大篆“戏”字的构成讲起,阐释了“至善至美”的协作精神与“立德树人”的初心使命。
作为新入职的辅导员,冯含露老师和曹烨老师表达了愿做学生“同行者”的真挚情感。冯老师将这份“同行”阐释为一种温暖的守护,承诺将用真心陪伴成长,用专业守护梦想。
曹老师则从上戏与复旦的奇妙缘分谈起,由学院侯咏教授执导的电影《望道》从复旦的“文脉”到上戏的“艺脉”,其内核都是对生活土壤的深掘,这在上戏沉淀为“先成人,后成艺”的育人理念,也正是校徽最浓重的底色。
传承·我是上戏人
在悠扬的校歌声中,校院领导与全体教师党员走到新生身边,郑重地为每一位2025级同学佩戴上象征着荣誉与使命的校徽。当这枚小小的徽章稳稳落在胸前,一个崭新的身份被确认,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被托付。
“新”声·以艺术宣誓青春
戴上校徽的新生们全体起立,庄严宣誓。随后,25级主持班同学的诗朗诵《当我戴上校徽时》喊出了全体新生的心声,而作曲班同学带来的合唱《世界赠予我的》则用悠扬歌声传递出青春力量,共同宣告着他们已准备好与“上戏”二字血脉相连。
启航·向未来发光前行
电影学院党总支书记韩永胜在总结中提到,为新生戴校徽的活动已坚持了30年,从一个专业到如今覆盖全院,优良传统正在不断发扬光大。他希望这份优良传统能对同学们的成长起到深远的思想教育作用,对党员教师不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上海戏剧学院党委常委、副书记、副院长徐咏向2025级新生表示热烈欢迎与祝贺。她指出,在这个值得纪念的年份加入上戏,是一种缘分,更意味着一种责任。她对同学们提出三点期望:学会跨出去,在多门类艺术平台中汲取灵感;注重修炼内功,锤炼审美的眼光与人文的关怀;早一点思考未来,带着目标去准备。最后,她深情寄语:“电影是光与影的艺术,而你们正是上戏崭新的那束光。愿你们佩戴着这枚校徽,在未来的四年中勇敢追光,温暖发光,最终成为那束独一无二的光。”
校徽在胸,是荣誉,更是使命;初心在肩,是信仰,更是力量。仪式虽已落幕,但属于2025级上戏人的故事才刚刚开始。愿你们不负韶华,不负时代,在这片艺术的沃土上,奔赴属于自己的精彩未来!
审核:韩永胜 王春云
文字:曹烨
摄影:刘欣怡 赵一祎 周楚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