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下午,我校华山路校区佛西楼二楼会议室内气氛热烈,学校党委组织部举办的“精准规范·浸润人心——提升发展党员工作质量实战工作坊”如期举行。本次培训创新采用案例教学形式,围绕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中的重点难点,以虚拟学生“小尚”的成长案例为主线,设计全流程实战推演。党委副书记胡敏出席并作开班动员,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党委组织员曹颖担任引导师,各院系学生党支部书记、副书记围绕“小尚”从申请入党到成长为预备党员的全过程,开展沉浸式互动研讨。

开班动员环节,党委副书记胡敏以“心贴心”的交流方式,结合自身担任学生支部书记时的工作经历,回顾了发展党员工作要求的演进历程,并对全体学员提出三点要求:一要提高政治站位,把准为党育人的政治方向,关注在专业学习中表现突出、服务学生中主动担当、日常生活中遵纪守规的模范学生,为艺术行业培养党的骨干力量;二要坚持程序规范,筑牢发展流程的制度防线,严把培养考察、政治审查等关键环节,坚决防止“带病入党”,确保文书材料零问题;三要压紧主体责任,扛起发展党员的使命担当,做到“谁培养谁负责、谁考察谁负责”,支部书记要带头学政策、钻业务,为党选好苗,育好苗。

“朋辈引路”环节生动呈现了“组织部命题—实践者答题”的精准赋能模式。党委组织部围绕发展党员工作的关键维度,预先设定了“规范筑基”“创新赋能”“价值引领”三大方向,并细化了每位老师的分享命题与核心要点。三位刚从学生支部书记岗位转岗的青年干部,分别“领题”并结合一线实践展开深度“解题”。表演系(含音乐剧中心)党总支副书记、组织员夏逸石紧扣《严把“入口关”:如何在个性化突出的艺术院系守住发展党员的规范与底线》这一命题,分享了在平衡原则刚性与育人温度、破解艺术生发展党员“材料规范难题”等方面的实践案例。校团委书记李宗禹围绕命题《搭建引力场:让党建活动从有意义到有意思》,结合一系列“破圈”案例,给出了将“硬”的政治要求转化为青年学生喜闻乐见、发挥专长的“软”活动载体的“金点子”;宣传部青年干部张兴峰则从舞蹈学院典型人物故事入手,回答了《从“艺术人”到“党的人”:如何引导艺术生党员完成身份认同与价值升华》这一命题,以生动的视频图文讲述了一名优秀青年党员从专注于“小我”技艺到树立“大我”担当的蜕变历程。

在“沙盘推演”的实战环节,全体学员分为两组,以虚拟大二学生“小尚”为模拟培养对象,完整复现其成长进阶的发展过程。“寻苗识苗”阶段,聚焦如何发现并引导优秀学生提交入党申请书、开展高质量的入党谈话,学员们通过深入讨论,形成了多维度、可操作的深度访谈工具卡;在“育苗鉴苗”阶段,学员们聚焦艺术生培养特点,通过案例分析和情景模拟,重点探讨了个性化考察方案的设计思路,同时以抢答形式辨析政治审查中的关键要点与常见误区,进一步强化了精准识别和因材施教的能力。“材料找茬”环节以互动形式巩固材料规范,14道贯穿发展党员全流程的错误案例题,激发学员化身“找茬能手”,在辨析中夯实业务基础。模拟支部大会将实战氛围推向高潮。面对“同学对小尚入党提出质疑”的情景设定,两组学员见招拆招、积极回应,最终成功推动“小尚”进入预备期。学员们还结合艺术专业特色,为“小尚”量身设计预备期培养计划,助力其成长为政治坚定、专业过硬、勇于担当的合格党员。


为深化培训实效,本次工作坊设置“智慧共享墙”环节,学员围绕“最大认知突破”与“首项改进措施”撰写并张贴便签,形成可共享、可落地的行动承诺。整场培训节奏紧凑、互动频繁,在笑声与掌声中实现从“知识输入”到“能力内化”的转变,为提升学生党员发展质量注入新动能。

(文/党委组织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