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原创话剧《点翠》作为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艺术天空”特邀演出,在艺海剧院成功首演。
该剧由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黄昌勇编剧,王延松执导,佟瑞敏、傅希如、果菁领衔主演,上海文广演艺(集团)有限公司、南通艺术剧院、上海影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出品。

《点翠》建组会
《点翠》的故事发生在1937年日本全面发动侵华战争之后,艺术与个体的命运在时代的洪流中沉浮,铺陈出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图景。该剧编剧黄昌勇说,“我一直想以淞沪会战为背景写一个戏,不涉及延安,又与延安息息相关,我想到了抗敌演剧队。”为此,黄昌勇查阅了百万字历史研究资料,虽然这些内容有不少他之前已经很熟悉。




2022年,《点翠》第一稿完成。“很多业界朋友,包括普通观众看了剧本提了不少有益建议,还有俄罗斯导演对这部戏充满兴趣”,黄昌勇介绍道。
2025年,《点翠》被搬上舞台。今年暑假,黄昌勇又花了两个多星期修改剧本,“创作《点翠》之初,我没考虑过谁来排、谁来演,就是发自内心想写它。从2021年筹备,一直到2025年,《点翠》中的人物一直活在我心中,全剧有好几条明线暗线,牵一发而动全身,人物结构故事日臻严密”。
《点翠》的特色是以话剧为主体,深度融合京剧元素。佟瑞敏饰演的京剧名家方玉珩不畏日本人的威胁,坚守上海;剧中的另一条线索聚焦于上海某大学戏剧社的年轻学子。他们在由傅希如饰演的队长周澎的带领下,毅然改组为抗敌演剧队,怀揣救亡理想一路西行,踏上一条充满艰险的文化抗战之路。

“我创作《点翠》剧本时,就希望有职业京剧演员参与。从《点翠》首演看,演员的表现可圈可点,剧中有不少京剧戏中戏,主演们拿捏得当,做了很好的尝试。全剧视觉呈现和音乐,尤其与京剧元素的结合,做得很极致,中国戏曲的天空非常大”,黄昌勇对演出作了这样的评价。
《点翠》融入了梅兰芳、萧军、萧红等人的经历。著名艺术家方玉珩身处“孤岛”围城,坚守民族气节;演剧队的青年人从镇江、武汉到西安,最终奔赴革命圣地延安,以戏剧为武器,在硝烟中传递希望,在流离中坚守理想。《点翠》通过这样的双线结构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也使那个时代的青春呈现出其独有的浪漫。


在本剧中加入《西行漫记》,也是编剧黄昌勇的巧思。1938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第一个中文全译本《西行漫记》问世,在世界范围内再次掀起一股关注延安的热潮。话剧《点翠》不断穿插《西行漫记》中的纪实片段,将历史的厚重与艺术的热忱交织,使“西行”不仅是地理迁徙,更成为一场精神的远征。华美珍贵的“点翠头面”作为线索贯穿全剧。一动一静,一西行一坚守,两条线索如时代洪流中奔涌的浪潮,在长达半世纪的时空跨越中最终交汇。(本文根据《解放日报》诸葛漪的相关报道改写)
